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環境信息 公開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有關規定,編制本報告。
一、概述
2016年,市環保局認真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按照《連云港市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連政辦發〔2016〕104號)和局黨組部署安排,加大環境信息公開力度,圍繞環境質量、環保審批、企業污染治理、環境監管執法等信息公開重點領域,大力推進空氣質量、水環境質量、污染物排放、污染源減排、建設項目環評、區域環境質量狀況等信息公開。加強信息發布、政策解讀和回應關切,強化制度機制和平臺建設,不斷拓展公開范圍、增強公開實效,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服務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表達權。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一)公開的主要內容
加大政府環境信息公開力度,著力暢通公眾參與渠道,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和表達權。2016年,市環保局把門戶網站、環保微信微博作為信息公開的主要渠道,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全年共發布信息3589條,其中,政府網站公開信息數96條,政務微博微信公開信息數380條。
一是進一步加大環境質量信息公開力度。實時發布空氣質量信息,定期公開城市空氣質量考核結果,每月通報大氣環境質量(PM2.5)情況。公開水環境信息,每個月主動公開全市河流斷面水環境狀況以及近岸海域水質狀況。二是推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在項目環評審批許可階段,實行環評受理、審批和驗收全過程公開,明確項目環評公眾參與、信息公開的具體要求。三是及時主動公開污染源環境監管信息、環境違法案件及查處情況、污染防治專項檢查情況。對重點污染源基本信息、污染源監測、總量控制、污染防治、排污費征收、監察執法、行政處罰等公開內容全部公開。在局門戶網站建立行政處罰信息欄目,依法公開被處罰者名稱、違法事實、處罰依據、處罰內容以及處罰決定執行情況等信息,提高環境保護行政執法透明度和公信力。推進污染防治專項檢查情況信息公開。四是推進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監督性監測信息公開。認真執行《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在局門戶網站上公布監督性監測季報,包括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結果、未開展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的原因等。五是推進核與輻射安全信息公開。公布我市輻射環境質量狀況及變化趨勢,及時公開重要核設施周圍輻射環境監測數據,加快推進輻射應急監測前沿基地建設。通過大屏幕實時顯示基站、變電站的電磁輻射監測值等信息。六是推進減排信息公開。繼續做好重點減排工程建設和進展情況信息公開工作,及時向社會公開2016年國家污染減排責任書中我市減排項目信息。按要求公開全市2016年減排計劃及各縣區年度減排目標,并通過環境狀況公報,定期公開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信息。
(二)公開形式
市環保局主要通過“連云港市環境保護局門戶網站”解讀相關環保政策以及公開發布相關信息。2016年主動公開部門文件44件,發布各類信息 3589條。局網站總訪問頁面瀏覽量達36.6萬次,日均訪問人次近1100次。局網站對熱點環境問題、環境事件、環境政策法規等開設專題專欄,及時向社會公開各類環境信息,方便公眾網上查詢。此外,局網站同步公開局領導重要活動及講話、環境要聞等信息。市環保局不斷拓寬信息公開形式,通過新聞發布會、報刊、廣播、電視、宣傳欄及微博微信等多渠道主動公開。全年共召開新聞發布會4次,通過政務微博微信公開信息數380條。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一)申請情況
2016年共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16件,其中以信函形式申請10件,以網上提交表單形式申請6件。申請內容主要涉及環評審批、行政處罰等方面的內容。
(二)申請處理情況
在16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中,已全部按時辦結數16件。
在16件答復中,“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的7件,“同意公開答復”的1件,“不屬于本行政機關公開數”的1件,“告知作出更改補充”的7件。
(三)咨詢情況
全年共有35人次通過各種方式咨詢與政府信息公開有關的事物,其中電話咨詢5人次;網上咨詢30人次。
四、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和申訴的情況
涉及我局行政復議案件7件,維持具體行政行為5件,其他情形2件;行政訴訟案件8件,維持具體行政行為的3件,其他情形5件。
五、工作人員及收費、減免情況
市環保局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全職人員2人,兼職人員3人。2016年用于網站改版等信息公開事務支出費用共計12.5萬元。全年未向申請人收取政府信息公開費用。
六、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情況
2016年,市環保局認真對照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細化落實各項信息公開任務,嚴格按要求做好環境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顯著進展和成效。但仍然存在建設項目網上審批系統不完善、夜間施工審批和查詢、信訪受理和查詢等網上業務查詢不健全等薄弱環節。
2017年,將按照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統一部署,進一步加強信息公開力度,不斷強化制度建設和能力建設,努力增強信息公開實效。一是加強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提升局黨組的統籌協調能力,根據領導分工和部門職責變化,及時調整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及成員,并建立領導小組定期會議制度。逐步引導完善各直屬單位及縣區環保部門信息公開機構建設,加強信息公開業務知識培訓,規范網站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增強信息發布的權威性、時效性,加強系統內部網站間的互聯互通工作,推動信息公開力量的整合。二是全面認真抓好主動公開工作。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依法依規做好行政決策、執行、服務、結果等信息的公開,細化公開目錄,并在連云港環保網站指定欄目進行動態更新,特別是推進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項目、清理的行政許可事項、行政權力清單、排污費征收等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力度。同時,更多運用圖片、圖標、圖解視頻等可視化方式,提高最新環保政策和信息解讀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讓群眾聽得懂、信得過。三是增加完善政府信息公開渠道。發揮環保網站、環保微信、微博平臺作用,以政策宣傳、信息公開、便民服務為目標,加快推進連云港環保網站改版工作,積極適應新興媒體平等交流、互動傳播的特點,提高公眾關注的熱點環保問題及政策法規的解讀。利用新聞發布會、網上訪談等方式,多種形式發布信息,年內至少組織4場新聞發布會。四是基礎能力建設進一步提速。繼續加強市環保網站建設,對數據中心、網上辦事、咨詢互動等功能進行了豐富和完善,努力架好這座“連心橋”。同時進一步加強新媒體建設,大力做好“連云港環保”微信公眾號,通過信息公開、新聞發布、環境教育、互動交流、活動引領,及時傳遞重大環境新聞和決策部署,積極開展微直播活動,讓廣大群眾全方位了解環保工作。
附件1
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表 |
||
填報單位(蓋章): |
||
統 計 指 標 |
單位 |
統計數 |
一、主動公開情況 |
|
|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44 |
其中:主動公開規范性文件數 |
條 |
0 |
制發規范性文件總數 |
條 |
5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
|
|
1.政府公報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0 |
2.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96 |
3.政務微博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200 |
4.政務微信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180 |
5.其他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3113 |
二、回應解讀情況 |
|
|
(一)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數 |
次 |
0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的情況 |
|
4 |
1.參加或舉辦新聞發布會總次數 |
次 |
4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布會次數 |
次 |
3 |
2.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0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0 |
3.政策解讀稿件發布數 |
篇 |
0 |
4.微博微信回應事件數 |
次 |
0 |
5.其他方式回應事件數 |
次 |
0 |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
|
|
(一)收到申請數 |
件 |
16 |
1.當面申請數 |
件 |
0 |
2.傳真申請數 |
件 |
0 |
3.網絡申請數 |
件 |
6 |
4.信函申請數 |
件 |
10 |
(二)申請辦結數 |
件 |
16 |
1.按時辦結數 |
件 |
16 |
2.延期辦結數 |
件 |
0 |
(三)申請答復數 |
件 |
16 |
1.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數 |
件 |
7 |
2.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1 |
3.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 |
件 |
0 |
4.不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0 |
其中:涉及國家秘密 |
件 |
0 |
涉及商業秘密 |
件 |
0 |
涉及個人隱私 |
件 |
0 |
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 |
件 |
0 |
不是《條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0 |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0 |
5.不屬于本行政機關公開數 |
件 |
1 |
6.申請信息不存在數 |
件 |
0 |
7.告知作出更改補充數 |
件 |
7 |
8.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數 |
件 |
0 |
四、行政復議數量 |
件 |
7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數 |
件 |
5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2 |
五、行政訴訟數量 |
件 |
8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數 |
件 |
3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5 |
六、舉報投訴數量 |
件 |
0 |
七、依申請公開信息收取的費用 |
萬元 |
0 |
八、機構建設和保障經費情況 |
|
|
(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門機構數 |
個 |
1 |
(二)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數 |
個 |
1 |
(三)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數 |
人 |
5 |
1.專職人員數(不包括政府公報及政府網站工作人員數) |
人 |
2 |
2.兼職人員數 |
人 |
3 |
(四)政府信息公開專項經費(不包括用于政府公報編輯管理及政府網站建設維護等方面的經費) |
萬元 |
12.5 |
九、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 |
|
|
(一)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或專題會議數 |
次 |
1 |
(二)舉辦各類培訓班數 |
次 |
3 |
(三)接受培訓人員數 |
人次 |
80 |
附件2
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來源統計表
填報單位(蓋章):
申請來源 |
申請數(件) |
占比(%) |
一、黨政機關 |
|
|
二、社會團體(含公益組織) |
|
|
三、企業 |
|
|
四、宣傳媒體 |
|
|
五、科研院校 |
|
|
六、公民 |
16 |
100% |
其中:律師 |
|
|
科研人員 |
|
|
媒體從業人員 |
|
|
七、其他 |
|
|
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總數 |
16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