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發布環保工作“三個能力”提升方案
地點:日報社連云港發布演播室
時間:2018年6月29日
主持人:下面請市環保局黃宜鶴總工程師發布《環保工作“三個能力”提升方案》。
黃宜鶴: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很高興能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在此,我謹代表市環保局向與會的新聞界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也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連云港環保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及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全市“高質發展、后發先至”動員大會精神,落實國家、省、市“打贏藍天保衛戰”、“水十條”“土十條”等環保條例的要求,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我市水、氣、土等環境質量,并結合我市治污能力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制定了環保工作“三個能力”(污染物收集能力、污染物處理能力、清潔能源保障能力)提升方案,主包含《連云港市提升廢氣收集處理能力三年行動計劃》《連云港市提升清潔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動計劃》《連云港市提升污水收集處理能力三年行動計劃》和《連云港市提升固體廢物收集處置能力三年行動計劃》等4個計劃。
根據市委、市政府要求,市環保局于4月中旬著手進行《環保工作“三個能力”提升方案》的編制工作,經過大量調研,5月中旬完成初稿編制,在初步征求各縣區環保部門意見的基礎上,5月23日,又征求了各縣區政府、管委會,市城建局、港口局、農委、海事局等相關單位意見。5月底,組織召開專家咨詢會,根據與會專家意見,對《環保工作“三個能力”提升方案》進行了進一步修改完善后上報政府,并經常務會審議通過。6月23日,《環保工作“三個能力”提升方案》的解讀在《連云港日報》進行了公開發布。
黃宜鶴: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環保工作“三個能力”提升方案》中的4個三年行動計劃:
《連云港市提升廢氣收集處理能力三年行動計劃》針對的是除煤炭污染以外的各類大氣污染問題的治理,該《計劃》全面分析了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現狀,就全面做好重點行業廢氣收集與深度提標改造、散亂污企業整治、機動車尾氣治理、揚塵及城市面源等污染管控,進一步提升大氣環境質量精細化管理水平方面做出了具體安排和管控的具體措施。此外,《計劃》明確我市將進一步提升大氣環境管理精細化水平,包括在各功能板塊、鄉鎮、街道建設空氣質量監測設備,強化VOCs走航監測、完善高空視頻監控體系、建設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設備、提升空氣質量預報水平等。為保障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計劃》明確縣區政府、管委會的大氣污染防治主體責任,建立廢氣收集能力提升保障機制,明確時間節點、責任人,完善配套政策,強化執法監管,引導公眾參與等。《計劃》的整體目標是,通過三年的努力,確保到2020年,全市PM2.5年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30%以上,并力爭降至35微克/立方米;市空氣優良率達到80%以上,持續保持全省領先。
黃宜鶴:《連云港市提升清潔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動計劃》重點針對燃煤污染整治,《計劃》分析了我市煤炭及清潔能源使用現狀,提出了將通過采取提升天然氣供應水平、電力供應水平及各工業園區建設集中供熱設施等一系列清潔能源供應能力提升措施,以及燃煤鍋爐整治、散煤污染治理、落后和過剩產能淘汰、實施新建項目煤炭減量替代、提高用煤企業煤炭品質等減煤措施。為保障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計劃》明確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為轄區內清潔能源保障能力提升工作的責任主體,要求各地成立組織機構、細化工作方案,強化專項整治、智能管理、公眾參與,全面推進清潔能源供應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減少煤炭使用量。《計劃》的整體目標是,通過三年努力,確保到2020年,全市煤炭消費總量比2016年減少77萬噸以上,電力行業煤炭消費占煤炭消費總量的比重提高到65%以上,清潔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持續提升,為我市全面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支撐。
黃宜鶴:《連云港市提升固體廢物收集處理能力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我市將通過加強源頭管理,降低固體廢物環境風險。結合創建生態工業園契機,大力推進循環經濟,減少廢物產生量,提高資源化利用率,規范企業固體廢物管理行為,確保各項指標達到國家生態園區建設考核標準。通過完善處置體系,提升利用處置能力,促進固體廢物處置利用行業向產業化、專業化和規模化發展,超前規劃、選址和建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項目,為形成中長期固體廢物處置能力提供保障,進一步完善我市固體廢物的處置體系。到2020年,危險廢物年處置能力,焚燒達10萬噸以上、填埋達3萬噸以上。市縣新建垃圾分類小區達到422個,新建3個縣區生活垃圾焚燒廠,新增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1400噸/天,市區建成100萬噸/年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廠。我市還將嚴格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產廢企業和經營單位規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達到95%以上,醫療廢棄物安全處置率達100%。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分別達到70%和60%,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8%;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利用率達80%,中心城區餐廚廢棄物處理全覆蓋。
黃宜鶴:《連云港市提升污水收集處理能力三年行動計劃》通過現狀調查,分析缺口及存在的問題,排定2018-2020年重點任務,今后三年全市將重點組織實施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及提標改造(含依托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園區雨污水管網建設、畜禽養殖及面源治理和初期雨水收集等污水污染防治工程,共計95項,擬投入資金約80.83億元。今年年底,所有已自建或依托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的工業集聚區,全部完成集聚區范圍內雨污分流管網及接入城鎮污水處理廠主管網建設,實現區內雨污水管網全覆蓋,區內所有企業和生活污水實現集中處理達標排放,所有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排口均安裝COD、氨氮、總磷、總氮在線監控設施;無集中處理設施的工業聚集區完成自建污水處理設施主體工程及聚集區所有雨污分流管網建設,2019年6月前正常運行。2019年底前所有各級各類工業集聚區全部實現區內污水集中處理達標排放,2020年底前所有園區自建或依托的污水處理設施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全市禁養區范圍內無畜禽養殖場存在,2018年底前全市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治理率達80%以上,2019年底前達90%以上,2020年底前所有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治理率達100%。實施農業氮磷攔截工程,降低面源污染。而在初期雨水方面,計劃規定2020年底前,市縣城區初期雨水收集處理率達40%以上。通過該計劃實施,最終實現解決我市污水收集處理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持續改善我市地表水、入海河流及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
黃宜鶴:《環保工作“三個能力”提升方案》的實施是全面落實全市 “高質發展、后發先至”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全面推行政務公開的關鍵環節。通過《環保工作“三個能力”提升方案》的實施,將極大提升我市的生態環境保護能力,為我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水、氣、土等環境質量提供有力支持。謝謝大家!
主持人:最后,請記者對發布內容及環保工作關心的問題進行提問。
記者:黃總工,你好,《環保工作“三個能力”提升方案》全面鋪開了我市2018至2020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我市水、氣、土等環境質量的路線圖。請問黃總工,未來將采取哪些舉措確保《環保工作“三個能力”提升方案》落到實處?
黃宜鶴:好的,感謝你的提問。
確保《環保工作“三個能力”提升方案》落到實處,除了剛才提到的眾多具體項目外,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我們還將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落實污染防治責任。各縣區政府、管委會作為污染防治工作責任主體,將把有關工作列入黨委、政府的年度重點工作,明確時間節點、責任人,并加強考核問責。市各有部門將制定工作計劃,完善配套政策,充分履行職能,切實發揮各自作用。對未有效開展工作的地區,市委、市政府將嚴肅追責。
二是全面強化執法監管。全市各地、各部門將牢固樹立全面從嚴的監管執法理念,堅持標準嚴、檢查嚴、懲處嚴、督查嚴,繼續狠抓新環保法的落地見效,鐵腕打擊超標排污、以次充好、弄虛作假等惡意違法行為。加強環保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既要聯合懲處環境違法行為,更要形成較完整的監管體系,促進排污單位加強自律,促進環境守法成為常態。
三是持續完善經濟政策。制定促進企業提標改造、小散亂污企業淘汰的財稅、價格、土地、金融政策。財政部門統籌安排現有環保專項資金,確保財政用于污染防治的支出穩定增長。繼續安排環保專項資金統籌用于重點行業提標改造、小散亂污淘汰等,進一步完善高耗能、高污染、產能嚴重過剩等行業差別(階梯)價格政策,加大實施力度。
四是積極引導公眾參與。加強水、氣、土等方面的污染防治宣傳,深入開展新聞報道,跟蹤報道工作進展和成效,推進企業自覺履行環保社會責任,推動形成全民共治的強大合力。研究完善水、氣、土污染防治公眾參與辦法,推進建立政府與公眾、企業有效溝通的協調機制。完善環境信息公開制度,拓寬群眾監督渠道。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