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一個長期又復雜的過程,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卻快速又簡單。人類活動引起的生物多樣性喪失速度比物種自然滅絕速度快1000倍以上。棲息地的喪失和破碎化、環境污染、氣候變化、外來物種入侵和人為對土地的開墾和擴張是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主要五大驅動因素。生物多樣性快速喪失可直接或間接地引起食物短缺、大規模疾病爆發、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退化等一系列生態安全事件。
江蘇依江傍海,鐘靈毓秀,物阜民豐,是長三角平原地區生物多樣性的典型代表。江蘇多樣化的江河湖淡水生境、世界規模最大的潮間帶灘涂等,孕育了江南水鄉特色的花鳥魚蟲草獸。近年來,江蘇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在“強富美高”新江蘇理念指導下,保護水平和保護能力不斷提升,基本摸清了家底。保護生物多樣性是一個長期過程,更需要全社會參與。值此第27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更好地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我們倡議:
一、愛護生物,從我做起。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花鳥魚蟲。不隨意采摘、捕捉、捕撈各類生物,做一個純粹的欣賞者。
二、記錄物種,主動參與。用智能手機拍攝,或用紙筆描述你所有感興趣物種的特征、數量,記錄發生地、時間等信息,通過網絡共享,豐富江蘇生物多樣性資源庫。
三、拒絕野味,健康飲食。杜絕所有國家禁止食用的野生動植物上餐桌,主動協助野生動物求助工作。
四、減少污染,綠色生活。多使用可降解生活用品,充分發揮自然凈化環境的功能,共同維護好美麗環境。
五、保護生態,文明江蘇。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減少有違自然規律和有損自然生態環境的行為。
我們相信在全體江蘇人的共同努力下,人類和其他所有生物將在江蘇這片樂土上和諧共享一片藍天、一塊綠土、一泓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