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爆乳无码av,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丁香六月激情婷婷,久久黄色一级视频,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97国产在线视频,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91破解版在线亚洲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江蘇省農村環境整治工程實施方案 (摘自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新五件實事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

來源:市環境保護局 | 錄入:連云港市環保局 | 日期:2007-10-11 | 瀏覽次 |

    實施農村環境整治工程,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諧社會的重要措施,是改善農村環境面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是倡導科學文明生活方式、保障農民群眾身體健康的有效途徑。農村環境整治工程主要包括農村河道疏浚、發展農村清潔能源、農村改廁和村莊環境整治四個方面內容。
  一、 農村河道疏浚
  1.縣鄉河道疏浚。在“十五”已經疏浚3.9億立方米土方任務的基礎上,“十一五”計劃再完成疏浚10.1億立方米土方任務。其中,2006年完成疏浚2.1億立方米,2007年至2010年每年完成2億立方米土方任務。經過“十一五”的努力,基本完成全省縣鄉河道疏浚一遍的任務。恢復縣鄉河道引排能力,有效改善城鄉水源環境。2006年省級投入2.7億元。
  2.村莊河塘疏浚整治。“十一五”期間疏浚籌資河塘土方6.5億立方米,其中2006年至2007年,每年完成1億立方米,2008-2010年每年完成1.5億立方米。2006年省級補助1.5億元。
  二、農村清潔能源
  2006年至2008年,在全省新建20萬處農村“一池三改”戶用沼氣工程,建設436處規模畜禽場沼氣治理工程,其中大型沼氣工程36處,中型沼氣工程60處,小型沼氣工程340處,90處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
  2006年,新建農村“一池三改”戶用沼氣工程4萬處,配套改圈、改廁、改廚4萬戶;建設規模畜禽場沼氣治理工程86處,其中大型沼氣工程6處,中型沼氣工程10處,小型沼氣工程70處;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10處。2006年省財政補助0.6億元。
  三、農村改廁
  2006年至2010年,全省農村完成改廁試點50萬座(均為無害化衛生廁所)。其中2006年完成改廁試點任務10萬座。具體分解如下:蘇北地區試點改廁5萬座。其中徐州0.3萬座、連云港0.2萬座、淮安0.3萬座、鹽城4萬座、宿遷0.2萬座(均為血防改廁)。蘇中地區試點改廁5萬座:南通1.5萬座,揚州2萬座(均為血防改廁),泰州1.5萬座。2006年省財政安排專項補助0.2億元。
  四、村莊環境整治
  加快推進農村村莊規劃工作,規劃建設各種類型農村居住示范點,選擇一批進行環境整治試點。2006年,對200個村進行環境整治試點。主要進行村內排水、生活垃圾收運設施、公共廁所建設,推廣農村生活污水相對集中處理適用技術,進行公共綠化。有條件的村,設置簡易路燈,景觀改造和建筑物出新。建立村莊保潔管理制度,加強日常管理,使村容村貌整潔,環境衛生怡人。
  具體實施方案附后:
  (一)農村環境整治工程河道實施方案
  (二)農村環境整治工程清潔能源實施方案
  (三)農村環境整治工程改廁試點實施方案
  (四)農村環境整治工程村莊環境整治試點實施方案
  
  (一)
                農村環境整治工程河道疏浚實施方案
  一、基本情況
  江蘇是一個以平原為主、河湖眾多的省份,河網建設一直是水利工作的一項重點任務。20世紀80年代,全省基本形成河網體系,大大提高了灌排能力,有效地保障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但多年來因自然和人為因素,河道淤積堵塞和水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河道是引排工程的重要設施,也是水生態環境的主要載體。河道嚴重淤積,水體嚴重污染,不僅大大削弱了防洪排澇能力,而且嚴重影響到農村的生產生活環境,甚至影響到廣大農民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已經成為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
  1.縣鄉河道。縣鄉河道是城鄉水系的主要動脈,承擔防洪排澇、農田灌溉、城鄉飲用水源保障的重要功能。據調查統計,全省共有縣鄉河道2萬余條、淤積土方量14億立方米左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從2003年開始,全省實行統一規劃,對縣鄉河道實施治理,三年省級共投入補助資金3.6億元,完成河道疏浚土方3.9億立方米。從已經實施的工程效益來看,不僅有效地疏通農村水系,提高引排能力,而且有效地改善了河道水質,促進了農村水生態環境建設,基層群眾積極擁護支持。
  2.村莊河塘。村莊河塘處于農村水系的末梢,不僅承擔灌溉和排澇功能,而且是農村水生態環境的重要載體。2005年年底以來,省水利廳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5件實事要求,組織省、市、縣三級技術干部,對農村村莊范圍內的家河家塘進行了逐村調查、現場測算,摸清了全省村莊河塘的基本情況,測算了全面疏浚整治的工程量。全省村莊河塘19萬余條(個),淤積的土方量10億立方米。根據區別輕重緩急的要求,提出了分年度重點實施疏浚整治的計劃。
  二、治理目標
  (一)縣鄉河道疏浚。1、目標。在“十五”已經疏浚3.9億立方米土方任務的基礎上,“十一五”計劃再完成疏浚10.1億立方米土方任務。其中,2006年完成疏浚2.1億立方米,2007年至2010年每年完成2億立方米土方任務。經過“十一五”的努力,基本完成全省縣鄉河道疏浚一遍的任務,恢復縣鄉河道引排能力,有效改善城鄉水源環境。2、標準。排澇:蘇南地區達到20年一遇標準,蘇中地區達到10-20年一遇標準,蘇北地區達到5-10年一遇標準。灌溉:引水灌溉保證率蘇南地區達到90%以上,蘇中地區達到85%以上,蘇北地區達到80%以上;以引水河道為補充水源的丘陵山區,引水河道補水能力100m3/畝以上。水質、環境標準:主要河道水質標準普遍提高一個等級。
  (二)村莊河塘疏浚整治。1、目標。“十一五”期間疏浚籌資河塘土方6.5億立方米,其中2006年至2007年每年完成1億立方米,2008-2010年每年完成1.5億立方米。2、標準。清理淤泥,拆除壩埂,疏通水系,改善水質;清理垃圾,清除雜物,整治河坡,改善環境;建立制度,明確責任,長效管理,鞏固成果。
  三、政策措施
  (一)縣鄉河道疏浚。縣鄉河道是城鄉重要的公益性水利基礎工程設施,主要由各級政府出資建設。省財政繼續按照“十五”期間的政策標準予以補助,2006年省財政補助2.7億元。
  (二)村莊河塘疏浚整治。村莊河塘疏浚整治工程投入由省、市、縣三級財政共同出資補助,群眾自愿投工投勞。省財政對經濟困難縣實行分檔分標準以獎代補。2006年省財政安排獎勵經費1.5億元。
  四、保障措施
  (一)明確工作責任。各市負責轄區農村水利建設的組織發動工作,落實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落實年度實施的工程任務,加強技術指導和工作督查,總結推廣典型經驗。縣(市、區)政府是農村水利建設的責任主體,負責制定當地“十一五”農村水利建設規劃,明確總體目標任務和年度實施計劃,優化實施方案,創新投入機制,總結推廣典型經驗,組織以鄉鎮為單位的驗收考核。
  (二)規范項目管理。切實加強項目各個環節的管理,從源頭開始全過程接受社會監督,確保項目資金足額用于項目建設。進一步推行和完善項目公示制、工程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縣級報賬制等管理制度,并適當簡化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強督促檢查。要切實抓好組織發動工作,積極引導和組織廣大農民群眾開展農村水利建設,并對農村水利建設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考核,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加強督促檢查,建立工作機制,促進農村水利建設的持續健康發展。
  (四)建立獎懲機制。實行政府工作目標責任制,建立目標考核機制。省對組織力度大、工程效益好、推進速度快的地方予以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的地方進行通報批評。引導和鼓勵基層加強工程建設管理,對整合支農資源、引進社會資金力度大、績效明顯的地方,給予傾斜。對弄虛作假、擅自改變資金用途、擠占挪用財政資金的嚴肅查處。
  
  (二)
               農村環境整治工程清潔能源實施方案
  實施以農村沼氣和秸稈氣化為主要內容的農村清潔能源工程,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增加農民收入的迫切需要,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諧社會的重要措施,是發展現代農業、改善農村環境面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為切實搞好我省農村清潔能源工程建設,全面完成各項工程建設任務,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與建設要求
  從我省農村發展實際出發,實行分類指導,按照“政府引導,農戶自愿,重點突破,效益優先”的原則, 以改善農民生活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優化農村用能結構,改善村容村貌,發展生態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在蘇北和部分蘇中及蘇南地區重點開展農村“一池三改”戶用沼氣工程建設;對全省規模畜禽場分期進行沼氣工程治理,對大型畜禽養殖場推廣沼氣發電;在全省有條件的農村集中居住村開展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建設。
  建設的總體要求是“三個結合、三個優先、三個公開”。在工程建設上,與生態農業建設相結合,與農村“三清工程”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相結合,與全省1000個新農村居住點建設示范村相結合。在工程項目安排上,優先安排已建和在建的生態農業縣、生態農業示范區,優先安排體系健全、技術力量強、資金管理好的地方和已有工作基礎、集中成片、整體推進的地區,優先安排蘇北1011個經濟薄弱村。在工程項目確定上,實行公開項目指南、公開項目招標、公開項目管理標準。具體建設要求:
  (一)農村“一池三改”戶用沼氣工程建設。將農村人、畜糞便及有機垃圾進入沼氣池厭氧發酵,特別是將廁所、畜圈建在沼氣池上,實現人、畜糞便自流入池,使農村有機垃圾全部資源化,農民的院落整齊美觀,空氣清新,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農村環境衛生條件。通過使用沼氣優質燃料,改變農村千百年傳統的燃燒習慣,提高農民生活質量;通過沼液、沼渣利用,增加優質肥料,實現減本增效,促進畜牧業發展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
  (二)規模畜禽場沼氣治理工程建設。將畜禽場的糞便等有機廢棄物利用沼氣技術,經過系統固液分離、厭氧、好氧及綜合利用等環節的處理,產生清潔能源沼氣和優質有機肥料沼渣、沼液等,既解決重點區域規模化禽畜養殖場的糞便污染問題,實現畜禽場的生態良性循環,解決畜牧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又可為農業生產提供大量優質有機肥料,促進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三)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建設。充分利用農民普遍廢棄的農作物秸稈這一資源,通過熱解氣化技術使其轉化為優質能源供農戶生活所用,實現農村炊事燃氣管道化,促進合理利用資源,減少秸稈焚燒現象,保護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解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燃氣現代化問題。
  二、目標任務和選建條件
  (一)目標任務
  2006年-2008年,全省新建20萬處農村“一池三改”戶用沼氣工程和436處規模畜禽場沼氣治理工程,其中大型沼氣工程36處,中型沼氣工程60處,小型沼氣工程340處,90處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
  2006年,全省新建農村“一池三改”戶用沼氣工程40000處,配套改圈、改廁、改廚40000戶;規模畜禽場沼氣治理工程86處,其中大型沼氣工程6處,中型沼氣工程10處,小型沼氣工程70處;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10處。
  (二)選建條件
  1、農村“一池三改”戶用沼氣工程。在全省農村農戶分散養殖畜禽相對集中的區域,選擇有一定基礎,具備沼氣建設相關條件的村集中連片推廣“一池三改”戶用沼氣,一個村不少于100戶。項目以村為實施單元,縣統一集中組織實施。項目村要有村莊規劃,建設重點在蘇北和蘇中等區域。
  2、規模畜禽場沼氣治理工程。在全省年出欄20-100頭牛,2-10萬只雞,2000-5000頭豬的養殖場建設小型沼氣工程;在年出欄100-400頭牛,10-30萬只雞,5000-10000頭豬的養殖場建設中型沼氣工程;在年存欄400頭牛,30萬只雞或萬頭豬以上的養殖場建設大型沼氣工程并進行沼氣發電。建設重點在太湖、淮河等重點流域和大中城市周圍。
  3、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在全省高速公路沿線、機場附近和新農村建設集中居住地區,選擇村級有一定經濟實力,組織管理水平好,有村莊規劃,秸稈資源豐富和農民有積極性的村建設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每個項目村參加的農戶要達到200戶以上。建設重點在蘇州、徐州等有一定基礎的地區。
  三、工程建設主要技術規范
  (一)農村“一池三改”戶用沼氣工程。按農村“一池三改”建設規范要求建設。戶用沼氣池建設要與改圈、改廁和改廚同步設計、同步施工。1、沼氣池建設標準。建設沼氣池應選擇GB/T4750-2002國家標準中的池型,池容為6-10立方米。工程質量要符合GB/T4751-2002及相關工程技術質量規范。2、豬圈改建標準。圈舍要與沼氣池相通連,糞便自流入池,水泥地面,混凝土預制板圈頂,并要搭建暖棚等相應保溫和防雨設施。3、廁所改建標準。廁所要干凈衛生,與沼氣池、豬圈(舍)一體設計,要求安裝蹲便器,糞便自流入池,有條件的要建設沼液循環沖洗式廁所。4、廚房改建標準。廚房改造要潔凈明亮,廚房內的沼氣灶具、沼氣調控凈化器、輸氣管道等安裝規范美觀,磚壘灶臺,瓷磚臺面,地面要硬化。
  (二)規模畜禽場沼氣治理工程。建設內容主要為沉淀池、調節池、厭氧發酵池、貯氣柜等土建工程。整個工程的設計、施工圖紙、設備安裝等應選擇技術力量雄厚,且具備相關資質的專業企業進行,保證工程建設成效。
  (三)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建設內容主要為新建秸稈氣化集中供氣站房,配置安裝氣化機組、燃氣凈化器等設備設施一套,新建300立方米以上儲氣柜一座,鋪設輸氣管網,配置安裝入戶灶具、氣表200戶以上。秸稈氣化機組、灶具即配件等關鍵設備進行公開招標采購。儲氣柜及其它土建工程應選擇有相關資質的企業進行設計、安裝及調試。
  四、補助標準及對象
  農村沼氣和秸稈氣化工程是一項惠及百姓的公益事業,需增加財政投入,保證工程的順利建設。2006年工程總投資1.4億元,其中省財政補助0.6億元。
  (一)農村“一池三改”戶用沼氣工程。每處“一池三改”平均建設費用為2100元,省財政補助1000元/戶。補助對象為項目村農戶。
  (二)規模畜禽場沼氣治理工程。每處小型沼氣工程投資在30萬元左右,省財政補助10萬元;每處中型沼氣工程總投資在90萬元左右,省財政補助30萬元;每處大型沼氣發電工程總投資在300萬元左右,省財政補助100萬元。補助對象為規模畜禽養殖場。
  (三)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每處項目總投資在80萬元左右,省財政平均補助40萬元/處。補助對象為項目建設單位。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建立行政領導責任人制度。明確分工,一級向一級負責,逐級落實責任。項目建設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各級農業行政管理部門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和建設管理工作,各級財政部門負責項目投資的審核和監督檢查。項目法人對建設質量負終身責任。對于項目管理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混亂、建設質量存在嚴重問題等,要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二)編制計劃,組織申報。各市農業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編制本市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應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編寫,必須對擬上報項目進行實地調查研究,落實到具體的縣、鄉、村、戶,對項目必要性與可行性、項目建設方案與內容、投資籌措、組織與管理等進行實事求是的研究與分析,科學編制實施計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由各市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市財政部門聯合上報省財政廳、農林廳。省里組織專家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評審,確定具體實施項目和數量。
  (三)堅持標準,保證質量。項目建設要嚴格按照國家或行業的規程和標準,逐村調研,逐戶設計,統一施工。項目建設實行職業準入制度。從事沼氣池建設的施工人員必須獲得“沼氣生產工”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持證上崗。承包建設施工隊要實行公開招標、合同管理,包建設、包質量、包建后服務。招投標活動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招投標規定執行。
  (四)強化監督,注重管理。要按照國家工程建設監理的有關規定,由有資質的工程監理機構對項目建設進行監理。項目縣農業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工程建設的監督管理,對每個項目的實施過程進行全程跟蹤管理。要組織專門人員駐村入戶,監督工程建設質量,監督中標單位按照合同供應設備和做好售后服務。省農林廳制定統一的項目用戶檔案卡片,檔案卡一式2份,分別由建池農戶和縣農業行政管理部門保存。項目承擔單位必須在建設沼氣池的同時,同步在設施上刻上編號、建設時間等永久性標志,并與建設檔案相一致,以便核查驗收和建后跟蹤服務。加強項目信息化管理。各市每季度末向省項目管理系統報告項目進展和已完成項目的檔案資料。所有項目村建立項目公示制度,對建設任務、資金補助、物資分配等情況在村務公開欄中進行公示。建設項目的設計、施工、技術服務等都要依法訂立合同。各類合同都要有明確的質量要求、履約擔保和違約處罰條款、以及雙方明確的權利和義務。各地可探索實施物業化管理等其他有利于項目質量的管理措施。項目資金應設專賬管理,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挪用。
  
  (三)
             農村環境整治工程改廁試點實施方案
  為推進我省農村改廁工作,改善農村環境衛生面貌,倡導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保障農民群眾身體健康,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2006年至2010年,全省農村完成改廁試點50萬座(均為無害化衛生廁所)。
  2006年完成改廁試點任務10萬座。具體分解如下:蘇北地區試點改廁5萬座。其中徐州0.3萬座、連云港0.2萬座、淮安0.3萬座、鹽城4萬座、宿遷0.2萬座(均為血防改廁)。蘇中地區試點改廁5萬座:南通1.5萬座,揚州2萬座(均為血防改廁),泰州1.5萬座。省財政安排專項補助資金2000萬元,對蘇北地區按每戶250元、蘇中地區按每戶150元給予補助。
  二、資金籌集和管理
  (一)資金籌集
  農村改廁所需資金,實行政府支持引導與集體、群眾自籌相結合,多渠道籌集。
  1、政府補助。各級財政必須安排改廁補助資金,省財政對農村改廁試點工作給予扶持,對經濟困難地區實行分檔分標準補助。在省級補助的基礎上,各有關市、項目縣的配套經費應按每戶補足至400元。財政狀況好的地區可適當提高財政補助標準,鄉鎮政府視財力狀況予以補助。各級財政專項資金補助方式,由縣(市、區)人民政府確定,一般采取以料代補或人工費補貼的方式補助到農戶。
  2、集體扶持。有條件的鄉村集體經濟組織應對本地農村改廁給予扶持。集體出資部分不作為地方財政配套資金。
  3、社會參與。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把支持經濟薄弱地區的農村改廁工作列入本部門、本單位幫扶工作的重要內容,在資金、技術、物資上給予幫助。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捐助農村改廁。
  4、群眾自籌。除各級財政補貼的材料外,建設農村衛生戶廁所需的其余建材由農戶自購。
  (二)資金監管
  各有關市和項目縣(市、區)財政部門要設立農村改廁專項資金,列入年度預算,按工程需要及時撥付,并加強管理,專款專用。加強資金監督,改廁資金補助標準、補助方式要向農戶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每年年底,各市、縣財政及審計部門對本年度項目縣(市、區)改廁經費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和審計,并將審計情況報送當地政府和省愛衛辦、財政廳,省財政廳、愛衛辦每年組織相關部門抽查各地改廁經費使用情況。
  三、項目管理
  (一)實行項目申報審批制
  各級愛衛辦(項目辦)負責項目審批、驗收工作,并抓好農村改廁施工及管理。
  1、申報條件。地方政府重視農村改廁工作且農民群眾有積極性、經濟條件較好并能按要求落實配套資金、愛衛辦及其組織管理健全,有能力組織實施改廁試點項目的縣(市、區)。
  2、申報程序。省愛衛辦向蘇北、蘇中地區提出農村改廁項目縣申報要求,由各有關市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申報農村改廁項目縣,經省愛衛辦研究,確定項目縣。項目縣的鄉鎮政府向縣項目辦申報改廁項目村(要求申報的項目村的改廁普及率完成后需達80%),申報內容包括:村農戶總數、已改廁情況、擬改廁受益戶數、改廁類型、擬施工時間、預算費用、資金籌措等基本情況。
  3、審批程序。縣愛衛辦會同有關部門進行初審:項目村是否在村鎮規劃撤并范圍內;廁所選址是否在室內或院內或靠近住所的地方,并遠離水源;改廁類型是否符合當地農民施肥習慣,能否達到無害化衛生要求;材料預算及工程預算是否合理等。符合要求后,報市愛衛辦審核,再報省愛衛辦審批。
  (二)規范施工管理
  1、改廁器材采購。由縣(市、區)項目辦申請,并提供購置清單,由縣(市、區)政府統一招標采購。選用的所有材料、設備必須具有質量合格證書。
  2、施工質量控制。縣(市、區)統一組織規模化生產水泥預制件,既保證質量,又降低成本;市、縣(市、區)愛衛辦(項目辦)組織相關專家在施工過程中加強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施工進度控制。鄉鎮政府負責督查施工進度,并將進度上報縣項目辦,縣項目辦定期督查改廁進度。
  4、工程竣工驗收。縣(市、區)項目辦組織相關專家對改廁工程進行質量驗收,核查受益戶情況,初驗合格后,申報市愛衛辦,市愛衛辦組織對項目村改廁工程質量及受益戶數進行復查后,報省愛衛辦。
  (三)使用管理
  印發有關衛生廁所使用方法的資料,并深入農戶,教會農民正確使用方法。
  四、組織實施
  省衛生廳負責農村改廁工作的組織、協調、督查和考核。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建設廳、農林廳、國土資源廳、環保廳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農村改廁工作。各項目實施縣要加強對項目建設的領導,明確部門職責分工,落實工作責任,組織好項目實施工作。
  要借助電視、廣播、報紙等各種傳媒宣傳農村改廁的重要意義,教育農民破除傳統的用廁習俗和不良衛生習慣,引導農民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強自我保健意識,理解支持并自覺參與改廁工作。印發宣傳畫或資料,向農民宣傳改廁有益于健康的相關知識和衛生廁所的使用方法。
  
  (四)
           農村環境整治工程村莊環境整治試點實施方案
  《中共江蘇省委  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若干意見》(蘇發〔2006〕1號)、《省政府關于印發2006年重點任務分解落實方案的通知》(蘇政發〔2006〕23號)確定了規劃建設各種類型農村居住示范點,進行村莊環境整治試點的目標任務。為保證村莊環境整治工作的順利推進,特制定如下試點實施方案。
  一、村莊環境整治的分工及主要內容
  環境整治試點村,由省建設廳根據鎮村布局規劃保留村莊提出,報省政府審定。在200個試點村名單確定后,農村新五件實事的實施部門將相關工程重點向試點村莊傾斜。省交通廳將農村公路延伸到試點村內,省水利廳的河道清淤、省農林廳的農村清潔能源工程、省衛生廳的改廁改水工程優先考慮試點村。省建設廳在編制村莊建設整治規劃的基礎上,配套完善村莊內部排水、生活垃圾收運、公共廁所、路燈、公共綠化等設施建設,其中對部分村開展農村生活污水相對集中處理試點。有條件的村,應實施景觀改造、建筑物出新等項目。
  二、試點村申報程序及實施進度計劃
  環境整治試點村以縣(市、區)為單位,由縣(市、區)政府組織申報,市有關部門進行初審,經省建設廳審核,報省政府審定。
  村莊環境整治試點工作實施分為布置申報、規劃編制、實施和督查、綜合驗收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完成試點村莊的申報和確定工作。第二階段,完成村莊建設整治規劃編制工作,省、市規劃建設部門負責對村莊建設整治規劃進行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督,并把建議整治規劃交送給省市交通、衛生、農林、水利等主管部門。第三階段,鄉鎮、村具體負責項目實施,市、縣有關部門進行監督,確保工程進度。第四階段,工程實施完成后,由市、縣(市、區)建設、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交通、衛生、農林、水利等相關部門組織綜合驗收,省建設廳會同有關部門組織抽查驗收。
  三、試點建設內容
  環境整治試點除了河道清淤、農戶改廁等工程外,尚需建設排水工程、組織生活垃圾收運等。
  (一)建設排水設施。對村內主次干道配套排水設施,農戶家庭生活污水接入村莊排水系統。
  (二)生活垃圾收運設施。在試點村配置垃圾箱、簡易環衛機械。每個村莊約需設置20個垃圾箱,配置簡易環衛機械運送垃圾。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納入城市建設項目。
  (三)公共廁所。按照300-500米服務半徑設置公共廁所1座,每村建設1-2座公共廁所。目前先結合村公共服務中心建設1座公共廁所。
  (四)路燈。在村內主干道一側設置簡易路燈,每村按30盞計算。
  (五)公共綠化、景觀改造。根據村莊不同狀況,進行綠化造林、景觀改造。有條件的村,適當進行建筑物出新。
  (六)農村生活污水相對集中處理試點。對部分村開展適合農村實際的生活污水相對集中處理試點,避免村莊生活污水對地面水環境造成污染。農村生活污水以凈化沼氣池為主要處理工藝,條件適宜的村莊對其出水用人工濕地生態凈化,30戶左右一組,200戶分成7組建設,凈化沼氣池技術標準按蘇S03-2004執行,處理水質基本達到二級標準。
  四、保障措施
  (一)形成工作合力。村莊環境整治涉及多個部門。各部門要相互配合,整合各類項目建設,協調推進村內部排水、生活垃圾收運、公共廁所、路燈、公共綠化等項目建設,確保按時保質完成工作任務。
  (二)編制村莊建設整治規劃。村莊建設整治規劃是村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的基礎性工作。對于列入環境整治試點的村,由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編制村莊建設整治規劃,合理確定建設項目和實施時序,科學指導村莊環境整治。
  (三)加強技術指導和工程管理。為確保村莊環境整治試點工作的順利實施,省建設廳會同交通、農林、水利、衛生等部門舉辦專題培訓班,對村莊環境整治規劃技術要求進行培訓。建立實施工作責任制度、工作進展月報制度、督查制度、通報制度和綜合驗收制度。工程實施過程中縣(市、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定期實行質量監督,鄉鎮村鎮建設服務機構跟蹤監督工程質量。省建設廳會同相關部門,加強對200個環境整治試點村莊實施進程中的技術指導、督促檢查和抽查驗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日韩在线影院|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91在线视频福利| 国产一区自拍视频| 亚洲IV视频免费在线光看| 有专无码视频| 日韩国产高清无码|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在线看片国产|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高清大学生毛片一级| 91色老久久精品偷偷蜜臀| 日韩国产另类|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 欧美色视频在线| 国产二级毛片|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久草中文网| 亚洲色图欧美|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五月天福利视频|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日漫一区不卡|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黄色福利在线| 婷婷六月综合| 亚洲天堂久久|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亚洲天堂免费|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国产91高清视频|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国产毛片一区|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中国精品久久| 久久亚洲AⅤ无码精品午夜麻豆| 五月婷婷综合网|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久青草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语自产一区第二页|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国产精品视频猛进猛出|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 欧美天堂久久| 中国精品自拍|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五月婷婷综合色|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国产尤物在线播放|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91丝袜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蜜桃| 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 99国产精品国产|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老色鬼欧美精品| 国产色婷婷|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av喷潮|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