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江蘇省沿海城區,該區匯聚了連云港市山、海、港、城、島等優質自然稟賦,該區編制的《連云區國家級生態區建設規劃》描繪了生態建設藍圖。自2012年啟動生態區創建工作以來,經過兩年時間的努力,著力從基層創建、河流整治、污水站網、大氣污染防治等5個方面推進生態區建設。通過落實創建責任,加大創建投入等措施,生態區建設取得新的成效,生態環境效益得到大力彰顯。1、基層生態創建實現破冰。海州灣國家級生態鄉鎮申報材料提交環保部并通過審核,云山、宿城省級生態鄉鎮獲得省環保廳命名,東崖屋村、夏莊村、西墅村獲省級生態村命名,市級生態村實現全覆蓋。2、涉農街道污水處理設施開工建設。宿城、高公島街道污水處理站開工建設,連島街道污水處理站已開展前期工作,云山街道生活片區全面完成主澗雨污分流工程,已作為全區澗溝治理的示范進行推廣。3、建成區污水處理率進一步提高。連云新城、商務核心區、墟溝城區投運污水泵站3座,污水主管實現貫通,西小區片區小區污水支管接入主管,建成區污水處理率進一步提高。4、河流綜合治理取得階段成果。北排淡河沿線畜禽養殖搬遷累計拆除豬舍6000平方,處理轉移生豬1.2萬頭,羊2000只,雞鴨7萬余只,徹底杜絕畜禽養殖對北排淡河的污染。完成北排淡河綜合整治工作,河道水質順利扭轉黑臭現狀。5、大氣污染防治工程成效顯著。積極開展餐飲業油煙、城區燃煤小鍋爐整治,完成餐飲業油煙整治189家,拆除小鍋爐32臺;建立聯合執法工作機制,突出對中山路沿線散貨堆場進行清理整頓,已拆除貨場5家。(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