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行動”包括生態空間保護行動、經濟綠色轉型行動、環境質量改善行動、生態生活全民行動、生態文化傳播行動、綠色科技支撐行動及生態制度創新行動。“十大工程”包括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工程、節能減排工程、大氣污染治理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城鄉環境整治工程、環境基礎設施工程、綠色連云港建設工程、自然生態保護工程、生態創建工程以及生態文明能力建設工程。
今年,我市將優化國土開發格局,加強自然資源保護,推進綠色連云港建設。嚴守“生態紅線”,控制生態空間開發強度,加強生態空間管制,確保陸域保護區面積占國土陸地面積21.96%以上。加強沿海灘涂濕地保護,實施退耕退漁、還林還濕地工程,全市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37%,建成東海縣西雙湖省級濕地公園。開展丘陵山體保護復綠工程,年內完成7個廢棄礦山治理項目。同時,完善生態防護林體系,加強高標準農田林網建設,加強森林撫育改造,完成高標準沿海防護林2萬畝,建設農田林網面積30萬畝,林木覆蓋率將達到28.5%。
為推進經濟向綠色轉型,今年我市重點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強化節能減排,推行循環清潔生產方式。重點培育發展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業,初步形成附加值高、帶動能力強、結構布局合理的現代產業體系,高新技術產業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39%。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培育建設15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2%。組織實施“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實施重點節能技術改造項目35項,形成節約10萬噸標準煤的能力。全力推動清潔生產,完成30家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任務。
2014年,我市還將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深入開展工業廢氣、機動車尾氣、城市揚塵等各類污染物的綜合治理,完善大氣污染監控預警體系。制定全市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方案,淘汰省級以上開發區10蒸噸/小時以下的燃煤鍋爐。投資2.7億元完成江蘇新海發電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脫硫脫硝除塵工程。加快快速公交系統等城市公共交通建設,全面供應國Ⅳ車用汽油和柴油。
為全面提升水環境質量,積極防治土壤污染,推進生態人居建設,我市在今年將全面落實國家《“十二五”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重點推進列入國家規劃的22個工程項目。大力整治市區水環境,加快排淡河、東鹽河、西鹽河、玉帶河等城市內河綜合整治和河濱綠化,解決城市河流臭黑問題。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投運20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完成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北組團污水處理廠主體工程;建成投運日處理能力310噸的劉灣垃圾處理填埋場;建成投運30萬立方米規模的危險廢物填埋場一期工程。推進園區集中供熱建設,建設5個集中供熱中心,新增供熱能力2000蒸噸/小時。此外,我市還將強化放射源實時在線監控,確保全市放棄物放射源安全處置率達100%,以完善風險防范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