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16日,省環保廳組織我省生態保護方面的專家對我市海州、連云兩區的省級生態區創建工作進行技術評估。
為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生態海州、綠色海州、美麗海州、幸福海州,實施了“自然資源保護”、“環保設施建設”、“生態產業”、“碧水藍天”、“生態家園共建”五大工程,初步形成了“一城兩山三組團”的城市空間布局,實現省級生態鄉鎮“滿堂紅”。通過調整全區產業結構,嚴控化工行業,大力推動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生態環保產業集聚,全區近20家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獲得了通向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在污染治理方面,全區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66.5%,境內7條干支河流和8座水庫水質全部達到功能區標準。城區環境空氣質量連續三年優于國家二級標準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指數連續三年位于全省前列。集衛生保潔、垃圾收運、無害填埋于一體的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基本形成,城鄉垃圾做到日產日運日處理。全區醫療危廢全部協議委托處置,無害化處理率100%。
連云區秉持“環保優先、生態立區”理念,堅持“生態立區”戰略,通過優基礎產業、發展特色農業、培育現代服務業三大優化結構措施,使全區產業優化升級、發展方式轉變,降低了經濟發展對資源環境、高能耗產業和重化工的依賴,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增長。
為推動創建工作,連云先后投入生態環保資金9.9億元,用于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污染治理、農村環境整治等工程。建成國家級生態鄉鎮1個,省級生態鄉鎮4個,國家級生態村1個,省級生態村7個,市級生態村13個。在污染治理方面,建成4座污水處理設施、9座污水提升泵站和1座污水截流閘,2座鄉鎮污水處理站正在設備安裝,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達66.7%。整治河道3條、澗溝23條,完成8條澗溝雨、污水分流工程。大氣環境質量優于國家二級標準。建成1座垃圾轉運站,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2.3%。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達99.98%。(朱麗 惠康旺 孫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