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縣生態環境基底良好,先后榮膺全國生態示范區、江蘇省生態縣等榮譽稱號,西雙湖濕地公園成為連云港市首家省級濕地公園。據了解,該縣生態紅線保護區包括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源涵養區、洪水調蓄區、重要生態濕地、清水通道維護區等5種類型17個區域,總面積430.09平方公里,占全縣國土總面積的21.11%。其中,一級管控區8.15平方公里,二級管控區421.94平方公里。
分級管理分類管控,是該縣實施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的重要手段。一級管控區是生態紅線的核心,實施最嚴格的管控措施,嚴禁一切形式的開發建設活動;對區內已有的建設項目和企業,一律叫停并限期拆除搬遷。二級管控區以生態保護為重點,實行差別化管控措施,嚴禁有損主導生態功能的開發建設活動;對區內已有的開發建設項目,凡對生態環境有影響和破壞的,實施限期整改。一、二級管控區禁止任何污染企業進入。
強化紅線剛性約束,是該縣實施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的關鍵舉措。該縣把生態紅線作為制定發展規劃、調整產業布局、審批建設項目的硬杠杠,將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全面落實到產業發展、城鄉建設、土地利用等各項工作中。嚴格落實保護負責制,強化主管部門日常監管,落實執法責任。嚴格責任追究,嚴肅查處擅自調整生態紅線區域邊界、在生態紅線區域內違規開發建設等行為。按照“誰破壞、誰修復”的原則,由違法者承擔生態恢復和修復責任。
嚴格生態補償制度,是該縣實施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的激勵措施。采取省級下撥、縣級配套等措施,2013年該縣投入生態補償資金近2000萬元,主要用于生態紅線區域的山體和綠色通道的植被恢復、林網建設、送清水工程、飲用水源生態凈化及環境整治,做到應補盡補、以效定補、公開透明,在保護區域努力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社會和諧。
為切實做好省級考核迎檢工作,會議要求,縣各相關部門要嚴守生態紅線,嚴格執行“不得越生態紅線一步”的鐵律,使生態紅線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確保生態環境安全的“生命線”。要過細做好自評報告、臺賬資料和現場準備,確保強勢項目得加分,優勢項目得高分,弱勢項目不丟分,以優異成績接受省級考核評估。
(東海縣環保局 劉恩席 盧繼先 曹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