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近日,筆者再次走進贛榆通海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整改完畢的廠區面貌煥然一新,原來施工中露出的縱橫交錯的地下管道,已被綠化景觀覆蓋,正在運行中的污水處理廠空氣中聞不到絲毫異味。據工作人員介紹,污水處理廠排出的COD(化學需氧量)指標已經達到了排放標準要求的50毫克/升以下。
此次整改之前,通海污水處理廠接納的生活污水比重較小,原工藝設計中缺乏預處理和深度處理單元,導致排放不達標。2013年9月,通海污水處理廠被環保部掛牌督辦。之后,我市迅速推進該廠整改進度,工程于今年5月30日進水調試生產。
據了解,通海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2萬噸/日,污水收集范圍包括海州灣科技園區內10家涉水企業,出水COD經常超標,未整治前,實際日處理污水為7000噸左右。目前,每天進水量約8000噸,基本實現出水穩定達標。“環保上要求進水量要達到設計規模的75%,我們現在設計規模的每天2萬噸是兩條線,一條是為了以后園區涉水企業增加做好準備,正在運行的一條1萬噸的線進水量達到80%的水準。”海州灣科技園區環境安監局局長鞏合松表示,園區目前涉水企業共14家,10家已接入廠里,另外4家企業正在整頓中。目前,通海污水處理廠每天處理的8000噸廢水,其中有2000噸為生活污水,6000噸為工業廢水。污水廠之前的工藝主要是處理生活污水。為了改進工藝,該廠在前端加上了水解酸化池,從而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為后續處理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