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省推進“263”專項行動,我市對灌云、灌南化工園區進行了大面積徹底治理。目前已經呈現出一些成效。在加強治理的同時,人們也在思考如何防范化工園區污染問題卷土重來。專家表示,關鍵要通過制度約束讓化工園區發展始終帶著“環保”緊箍咒。與此同時,要建立化工園區生態考核機制,讓所有追求短平快、可能會造成污染的化工項目難以進入化工園區。
環保整治,解決歷史問題
專家表示,國內的化工園區主要有四種模式,即聯合生產模式、聯合組團模式、核心企業模式和復合共生模式。連云港化工園區是第四種模式,即結合城市發展規劃,將原來分散在城區的老化工企業,集中搬遷到規劃建設的化工園區內。不過在這種集中的過程中,連云港“兩灌”化工園區并沒有堅持升級引進,而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式的引進。這種模式雖然短期內可以形成規模,但也很容易造成污染問題。
“兩灌”化工園區曾經讓港城有點“受傷”,因為環境污染的問題,連云港發展屢屢受到限制。從2015年,江蘇沿海化工園區整治到今年江蘇“263”轉型行動,連云港“兩灌”化工園區管理者直呼壓力很大。
業內專家表示,根據國家規定,化工園區有很多硬性的規劃要求。然而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一些地方打了折扣,一些項目建設中出現了“超常規”待遇,最終導致了化工園區的環境問題。因此,要想治理好化工園區,并建立常態機制,關鍵就是讓這些制度落實下來,被嚴格執行。當前,連云港“兩灌”化工園區整治的過程中,必須堅持這樣的原則,即嚴格按照國家規定,高標準執行化工園區規劃、項目引進等政策。只有制度落地,連云港化工園區整治才能建立長效機制。
“我們已經完成了化工園區安全距離范圍內所有居民搬遷工作?!惫嗄匣@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雖然國家、省市都有明確要求化工園區不能設立居民區,但是因為財政壓力比較大,整體搬遷難度大,少數居民依舊居住在安全距離內。隨著省委、市委要求切實解決群眾身邊污染問題,園區決定拿出財政資金,幫助這些居民搬離化工園區。目前,該項工作已經全部完成。下一步,園區將嚴格按照國家、省市部署,將相關的環保要求落實到位,確?;@區整治到位,并通過建立長效機制,實現發展和環保共榮。
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發展地基
專家表示,過去相當長時間內,連云港化工園區環?;A設施是不到位的。一些污水處理廠雖然建設了,但是效用并沒有發揮。一些企業建立了環保設施,可是企業生產中并沒有使用。這些看起來光鮮的“殼子”并沒有成為化工園區環?!靶l士”。這種問題出現主要是因為連云港化工園區產業集聚度不高,產業發展水平不高,園區環保監管能力不高。因此,連云港化工園區整治必須關注基礎設施建設。
“我們正在化工園區修建明渠?!惫嗄匣@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企業偷排的污水和雨水混雜,不能清楚地看出是非黑白?,F在,整個園區修建了專門的雨水明渠,實現雨污分離,任何的偷排行為無處遁形。
在這一輪環保整治過程中,我市“兩灌”化工園區不僅建立了雨污分離的溝渠,而且還通過一些措施,增強化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灌云化工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正在積極推進光大危廢填埋廠、華能熱電聯產、倍合德華強廢氣治理車間等化工園區基礎設施工程項目升級和建設。未來,化工園區將實現供水、供氣、供電一體化生產,減少能源的消耗。與此同時,他們還進一步加強廢氣收集與治理,減少無組織廢氣排放,確保廢水、廢氣穩定達標排放。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國家對化工園區“綠色化”要求提高,連云港“兩灌”化工園區要科學制定園區發展規劃。在規劃中,我市要對市域范圍內化工園區在合理選址、安全總量控制、產業鏈設計、循環經濟、節能減排、資源共享、能量梯次利用、土地集約和生態環境友好等方面提出規范要求,提高化工園區的建設標準及入園企業的準入門檻。以產業和產品鏈的銜接為紐帶,建設公用工程“島”,實現水、電、熱和氣的集中供應,通過對園區內產品項目、公用輔助、物流傳輸、環境保護和管理服務的整合,實現物質閉路循環、能量多級利用的模式。
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化工產業未來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市化工園區集中整治必須伴隨著產業轉型升級。首先,化工園區的企業要發展“綠色化工”,在產品與技術方面,實現清潔生產,盡可能地發展環保型產品,采用信息化技術等。在節約能源和資源方面,采用先進工藝技術,降低原材料消耗;配備廢水、廢氣、廢固處理設備,最大限度地降低三廢排放量;增加節水措施,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等。其次,化工園區要實施循環經濟模式,即區內企業形成上下游企業合理布局,上下游產品連接成鏈,關聯產品復合成網,資源實現綜合利用的新式工業化格局。在這個方面,可以通過信息技術,讓園區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得到優化,建立共享資源和互換產品、副產品的產業共生鏈網,以達到環境友好,資源、能源與原材料等最優化利用。
在灌云化工園區,新的國企項目———華能風電正在加快建設。灌云化工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涉及熱電聯產、新能源、裝備制造等一系列的新產業。隨著這樣的產業落戶,化工園區將擺脫過去單純依靠化工產業發展的模式。
專家表示,綠色化工園區規范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與行業布局調整、產業升級、兼并重組、搬遷改造、?;饭芾?、安全環保、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等密切相關,涉及面廣、涉及部門較多。因此,我市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環保要求,建立綠色化工園區建設標準。與此同時,我市化工園區要形成綜合競爭力,必須重視內部一體化程度,增強成本意識,盡量形成產品原料互供,將各個工廠管道相互連接,形成增值鏈。需充分考慮利用化學工藝流程所產生的能量轉換為蒸氣,為其他工廠的生產流程提供能量,追求生產、能源、廢物流通、物流以及基礎設施的一體化,從而實現社會、經濟、環境效益的最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