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局領導批辦的關于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連云港分公司環境信訪后,我中心執法人員于2016年5月12日對信訪舉報問題進行現場實地調查:
一、舉報內容
江蘇亞邦股份有限公司連云港分公司(連云港化工園區內)每月硫酸用量5000噸,可產生母液廢水2500噸,公司現有污水處理設施無力處理日污水排放量,因此推斷可能在廠區直接用暗管偷排或通過園區自建的污水處理廠暗管偷排。同時反映地方環保部門監管不力,要求省廳直接派人查處,并將查處結果在媒體上公開報道。
二、調查情況
(一)公司基本情況
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連云港分公司前身為連云港德達化工廠,該公司營業執照經營范圍為:染料及染料中間體的生產(以連環發〔2006〕165號、連環發〔2005〕80號、連環發〔2010〕284號、399號文、灌危化項目設立審字〔2010〕03號、〔2011〕01號文所列項目為準)。(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連云港德達化工廠年產5000 噸1-氨基蒽醌及3000 噸溴氨酸生產項目環評報告書于2005年4月6日通過連云港市環境保護局審批(連環發〔2005〕80號),于2007 年11 月1日通過市環保局環保“三同時”驗收(環驗〔07〕24號)。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連云港分公司3000t/a分散紅60#、5000t/a分散藍56#、5000t/a活性藍19#擴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于2006年6月15日通過連云港市環境保護局審批(連環發〔2006〕165號),其中3000t/a 分散紅60#項目于2010 年5 月14日通過市環保局環保“三同時”驗收;蒽醌系染料及染料中間體產品項目環評報告書于2010年9月16日通過連云港市環境保護局審批(連環發〔2010〕284號),年產8000噸還原染料技改項目環評報告書于2010年12月10日通過連云港市環境保護局審批(連環發〔2010〕399號),年產5000噸1-氨基蒽醌、400噸溶劑黃163#、1500噸分散紅92#生產線(蒽醌系染料及染料中間體產品項目)及年產2000噸還原藍RSN、300噸還原漂藍BC、1000噸紫26#、2000噸還原橄欖T、200噸還原橄欖B、200噸還原灰3B、100噸還原黃3RT、500噸還原棕BR、600噸還原深藍BO、300噸還原艷紫2R、200噸還原艷綠FFB、100噸還原黑RB生產線(年產8000噸還原染料技改項目)于2015 年5 月22日通過市環保局環保“三同時”驗收(連環驗〔2015〕17號);廢酸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改造項目環評報告書于2016年1月6日通過連云港市環境保護局審批(連環審〔2016〕3號)。
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連云港分公司共建有十個生產車間,一車間為1-氨基蒽醌生產線車間,二車間為溴氨酸生產線車間,三車間為分散紅60#和硫酸銨生產線車間,五車間為紫26#和溶劑黃163#生產線車間,六車間為廢酸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車間,七車間為還原橄欖T、還原橄欖B生產線車間,八車間為還原漂藍BC、還原深藍BO、還原艷紫2R生產線車間,九車間為分散紅92#、還原黑RB、還原艷綠FFB生產線車間,十車間為還原藍RSN、還原棕BR、還原黃3RT、還原灰3B生產線車間和固相干燥車間。廠區中間建有一套污水處理設施,主要處理工藝為“預處理+催化氧化+混凝沉淀+水解酸化+好氧+絮凝沉淀+出水”,處理規模為6000t/d。
(二)信訪事項調查情況
針對信訪人信訪舉報的問題,我中心現場開展調查。
根據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連云港分公司提供的各產品產量表,2015年生產產品和產量為:1-氨基蒽醌4141噸,溴氨酸2315噸,分散紅60# 2205噸,紫26# 709.6噸,溶劑黃163#160.5噸,還原橄欖T 397.24噸,還原橄欖B 98.78噸,還原漂藍BC 96.259噸,還原深藍BO 349.408噸,還原艷紫2R 127.584噸,分散紅92# 266.271噸,還原黑RB 21.46噸,還原艷綠FFB 81.627噸,還原藍RSN 826.301噸,還原棕BR 241.07噸,還原黃3RT 26.393噸,還原灰3B 71.749噸,硫酸銨11793噸,硫酸鉀957噸。根據產品產量按環評核算該公司2015年約產生廢水427479噸(生產廢水約399385噸,其他廢水約28094噸),2015年共向園區污水處理廠打水442559噸,園區污水處理廠接管水量略大于環評核算量,水量基本平衡。
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連云港分公司1-氨基蒽醌、分散紅60#、26#紫、還原漂藍BC、還原橄欖T、還原艷綠FFB、還原灰3B七個產品使用硫酸,根據產品和產量按照環評報告書核算2015年約使用硫酸12268噸(98%硫酸7858噸,20%發煙硫酸4410噸),廢硫酸進行濃縮回收后產生約75%硫酸2347噸進行回用(折合98%硫酸約1796噸),該公司提供的硫酸進貨發票顯示2015年共購買98%硫酸10981.34噸。
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連云港分公司1-氨基蒽醌、分散紅60#、分散紅92#、還原漂藍BC、還原橄欖T、還原艷綠FFB、還原灰3B七個產品產生廢酸。原環評報告書要求產生的廢硫酸處置方式分別為:1-氨基蒽醌產生的廢硫酸外售做原料,分散紅60#產生的廢硫酸出售綜合利用,分散紅92#產生的廢硫酸回用至分散紅60#生產工序,還原漂藍BC、還原橄欖T、還原艷綠FFB、還原灰3B產生的廢硫酸進行濃縮回收至75%硫酸使用(部分回用于還原橄欖T,部分生產副產硫酸鉀,部分進行外售)。廢酸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改造項目要求產生的廢硫酸處置方式分別為:1-氨基蒽醌產生的廢硫酸制硫酸銨,分散紅60#、還原漂藍BC、還原灰3B和還原艷綠FFB產生的廢硫酸進行濃縮回收制濃硫酸,還原橄欖T和分散紅92#產生的廢硫酸制石膏。該公司2015年實際廢硫酸處置方式:1-氨基蒽醌、分散紅60#產生的廢硫酸制硫酸銨,分散紅92#、還原漂藍BC、還原橄欖T、還原艷綠FFB和還原灰3B產生的廢硫酸進行濃縮使用。廢硫酸實際的處置方式與環評要求的不完全一致。2015年11月10日,灌南縣環保局對該公司綜合利用廢硫酸制硫酸銨項目、廢鹽酸(1000噸/年)用于替代紫26#產品中98%硫酸酸析項目、廢活性炭再生項目未取得環評批復,項目已建成的環境違法行為給予罰款人民幣9萬元的行政處罰;對上述項目未通過環保“三同時”驗收、擅自投入生產的環境違法行為給予罰款人民幣3萬元的行政處罰(灌環罰字〔2015〕76號)。
根據產品和產量按照環評報告書核算該公司廢硫酸產生量:1-氨基蒽醌產生23.6%廢硫酸9648噸、分散紅60#產生48.5%廢硫酸12588噸,分散紅92#產生17.8%廢硫酸2439噸,還原漂藍BC產生63.6%廢硫酸612噸、還原橄欖T產生16.4%廢硫酸4251噸和11.3%廢硫酸708噸,還原艷綠產生31%廢硫酸1050噸、還原灰3B產生44.7%廢硫酸778噸。1-氨基蒽醌和分散紅60#產生的廢硫酸里純硫酸量約為8383噸,硫酸銨項目需使用的純硫酸量約為8846噸;分散紅92#、還原漂藍BC、還原橄欖T、還原艷綠FFB、還原灰3B產生的廢硫酸進行濃縮回收后約產生75%硫酸3001噸,其中654噸用于生產副產硫酸鉀973噸,2347噸75%硫酸進行回用(折合98%硫酸約1796噸)。
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連云港分公司建有一套6000t/d污水處理站,根據產品和產量按環評報告書核算,該公司2015年產生的廢水量與污水廠接管水量基本平衡,2015年產生廢硫酸的使用量和生產硫酸銨、硫酸鉀、回用其它產品所需的硫酸量基本平衡,但廢硫酸的實際處置方式與環評要求不完全一致。信訪為匿名舉報,無法與信訪人進行聯系,無法對暗管進一步進行排查。
(三)檢查中發現其它問題
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連云港分公司部分罐區地面破損,未做防腐、防滲。廠區有包裝桶(袋)和物料露天堆放。危廢倉庫產生的無組織廢氣未收集處理。
(四)舉報回復情況
因信訪人為匿名舉報,無法聯系信訪人進行回復。
三、處理建議
1、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連云港分公司廢酸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改造項目中的硫酸銨生產線已建成投產,濃硫酸生產線已建成,氯化鉀、氯化鈉生產線主體設備已基本建成,但該項目配套的污染防治設施正在建設。建議灌南縣環保局加強對該公司廢酸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改造項目的監管,在配套建設的各項污染防治設施未投入運行前不得生產。
2、我中心擬對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連云港分公司下達環境問題責令改正通知書,要求該公司對檢查中發現的環境問題需盡快整改到位。
3、因信訪人未留聯系方式,建議將信訪查處情況在市局網站公開。
連云港市沿海化工園區環境保護督查中心
2016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