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近日,市經信、環保、發改三家單位牽頭組織對灌云縣、灌南縣、連云區的3個化工園區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拉網式駐區檢查。通過這一史無前例“動真格”的督促排查,一批制約化工園區環境治理的瓶頸難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破解。
今年以來,按照省《沿海地區化工園區環保專項整治方案》要求,我市積極推動5個化工園區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整治進度離要求和群眾期望還有一定差距。本次專項整治督查工作重點督查了企業整改情況、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環境敏感目標搬遷落實情況和化工園區環保專項整治方案編制情況。督查期間,由相關部門、園區人員和專家組成的3個督查組,分別督查灌南縣連云港化工產業園區、灌云縣臨港產業區和連云區板橋工業園內的所有企業,做到了“家家到、全覆蓋、零容忍”,對每家企業的工藝、流程等重新排查一次。所有督查組成員24小時駐留園區,全面排查梳理園區、企業存在的問題,直至督查結束。
督查組在排查企業時,不僅做到了“專家領銜”,還細致到企業的發票、臺賬等,確保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市環保局有關人士說,為確保此次專項檢查真正抓住問題求得實效,還采取了紀委、組織等相關部門參與、各園區交叉檢查的方式,對檢查予以全程監督,各項結果公開透明。
檢查中,各相關縣區全力配合,推進迅速。以灌南縣化工園區為例,園區自籌資金6000萬元新建了三期1萬噸/天的污水處理工程和排放系統,投入近千萬元建立數字網絡、檢測監控平臺,并在園區建設6個空氣自動監測報警平臺,目前正在選取有效水質監測斷面,建設水環境質量自動監測預警系統。但根據檢查初步梳理出的情況,化工園區環境問題依然突出。在企業環境問題方面,市督查組及相關縣區共排查梳理出294家企業各類環境問題近1000項。在環境基礎設施整改方面進展緩慢,污水處理廠不能穩定達標。此外,衛生防護距離內居民搬遷還不到位,灌云、灌南、贛榆三縣化工園區還有4557戶居民未完成搬遷。“我們通過了解各企業的污水處理排放、固廢安置流程等內容,結合企業內部的臺賬資料,發現了環保基礎設施先天不足,污水處理設施、廢氣收集系統或運轉不正常或不完善,同時一些固廢危廢堆放場所仍較為滯后。”市化治辦工作人員表示。
據了解,針對此次專項檢查情況,各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整改、污水管網改造、園區供熱中心和危廢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及企業環境問題整治正在推進,5個化工園區基本完成整治方案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