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灌云縣臨港產業區環保整治,堅持“誰驗收、誰負責”的原則,對虛假驗收、蒙混過關的企業,將嚴格追究驗收人員的法律責任。
南京大學為技術支撐
臨港產業區聘請南京大學為技術支撐單位,嚴格驗收程序,成立整改機構,形成專項整治方案,加強企業環境監管。灌云縣組織經信、環保、發改、國土、安監等部門,對園區環保工作進行全面排查“會診”,排查問題304個,市政府化工園區環保專項整治督查組檢查出問題518個。園區綜合市縣相關部門及專家檢查意見,編制完成《化工集中區環保綜合整治方案》和“一企一策”材料,形成專項整治方案。
7月初,邀請省內外有資質、有實力的環保治理公司,參加環保產品與技術交流推介會,確定8家甲級資質單位擔任廢水、廢氣等環保整改的技術咨詢單位,對前32家廢氣排放大戶實行定向治理,由省環科院負責方案編制和治污設計,嚴格按省環科院方案選擇治污工藝和治污設備,現已簽訂合同36家、完成現場調查21家、出具初步方案10家。一般廢水、廢氣治理工作,按照“有資質單位編制方案,專家庫專家組織評審,縣化治辦組織驗收”的程序進行,現已有近50家企業和各治理單位簽訂綜合整治合同。
誰驗收、誰負責
灌云縣委縣政府成立了以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副組長的臨港產業區環保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加強對化工企業環保整改工作的組織領導。 環境治理整改中規定嚴格驗收程序。要求限期整改企業和停產整改企業必須針對存在問題,委托有資質單位編制綜合整治方案,通過市以上環保咨詢機構專家評審,經縣化治辦備案同意后實施,實施期間應注意環境工程監理,實施完成后應及時申請驗收監測,檢測穩定達標后由縣環保局組織驗收,限期整改企業驗收合格后報縣化治辦同意轉為正常生產企業,停產整改企業驗收合格后報縣政府同意方可恢復生產。限期整改企業逾期未完成整改任務的,將轉為停產整改企業,直至關閉取締。停產整改企業未經縣政府同意,擅自恢復生產的,將采取強制性斷電停產措施,直至關閉取締。整改驗收堅持“誰驗收、誰負責”的原則,對虛假驗收、蒙混過關的企業,將嚴格追究驗收人員的法律責任。環保部門和公安部門聯合執法查處,執法力度空前加大。
灌云縣率先在官方網站公布38家企業實行限期整改、56家企業停產整改、29家企業列入取締關閉名單。并及時下發整改文件,指出了存在問題,提出了整改具體要求,明確驗收標準。目前停產整改、取締關閉企業已經全部停產到位。對停產企業污水實行2天一巡查,發現問題迅速查處。開展固廢檢查專項行動,重點推進企業固廢堆場“五防”建設,對危廢轉移實行嚴格的網上申報,跨境轉移實行嚴格五聯單管理。園區15家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工作正在快速進行。
基礎設施建設 保障環境治理
灌云縣政府部門推進環保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環境治理保障。園區污水處理廠已與新加坡勝科公司簽訂了特許經營協議、合資合作協議,資產評估已經進入復核階段,8月份新加坡勝科水務公司將全面接管污水處理廠,并啟動全面整改,目前勝科技術改造方案已經形成,并且已經開始總承包招標,在現有基礎上再投資7380萬元。由中國光大環保固廢處置控股有限公司投資7億元興建的固廢填埋場項目計劃9月底完成主體工程。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總投資10億元建設的2×25MW背壓汽輪機+3×220噸/日高溫高壓煤粉爐集中供熱中心項目,目前項目可研、環評及地質勘探已完成,現場正在進行地基真空預壓處理,計劃于2015年上半年建成投產。與南京小橋流水公司合作建設大氣預警站,已經完成5個自動檢測站點建設,園區已經建成集污染源在線監控、環境質量監控、圖象監控于一體的環保數字化自動監控中心,持續發力強化環保專項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