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灌云縣臨港產業區勝海污水處理廠自動監控閥門房內,各企業進水支管統一安裝的電子閥門、PH報警、流量計、數采儀、COD在線監測儀一目了然。這是灌云縣臨港產業區抓實環保問題整改工作成果之一,通過新建成的中央控制室在線監控平臺,如果哪家企業的污水出現問題,將會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責令該企業進行整改。
近年來,灌云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臨港產業區環境保護工作,堅持環保優先,突出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環保投入,扎實開展化工園區環保專項整治。
2013年,考慮到環保壓力和生態的重要性,灌云縣委、縣政府果斷決定,園區不再新批化工項目。同時,加強自查自糾,關停23家環保設施不健全、專項整治不達標的企業,其中以縣政府發文吊銷國有土地使用證企業13家。針對園區及企業存在的突出問題,灌云縣臨港產業區先后4次組織省、市環保專家進行排查會診,共排出涉及園區共性問題68個,企業個性問題159個,并逐個問題落實整改措施。今年2月,灌云縣臨港產業區再次開展化工整改專項行動,以南京大學為技術依托,按照化工集中區環保綜合整治方案的要求,一企一策制訂和落實環保整改措施。
完善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是根治環保問題的必要條件。灌云縣臨港產業區先后投入10億元,建成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完成污水處理廠一、二期生化系統進行改造,新建成污水明管輸送工程,完成明溝標準化改造,健全環境監測監控預警系統,推進危險固廢處理廠和固廢填埋場建設。此外,灌云縣臨港產業區還加大對群眾保護力度,在海濱新城建成15萬平方米安置房,將園區原有居民2680戶進行整體搬遷,目前已累計拆遷1468戶,其中衛生防護距離內搬遷434戶。
加強企業自身整改,是灌云縣臨港產業區根治環保問題的一個重要方向。針對園區內25家排污水大戶,園區專門委托南京大學對其處理站進行標準化設計,目前已有18家企業已按方案要求投入8500萬元完成整改。為加大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力度,環保部門對45家企業開展了強制性清潔生產工作。大氣污染防控是園區整改的一個重點,兩年來,42家廢氣排放大戶分別掛上黃紅黑牌,責令限期增加蓄熱式焚燒、碳纖維吸附、酸堿復式洗滌塔等為主體的高端處理單元;73家采用酸、堿吸收處理工藝處理廢氣的企業被強行推廣安裝PH報警裝置,廢氣改造投入達到6500萬元;對危廢轉移實行網上申報,嚴格按五聯單制度管理,園區30家企業內被強制安裝了視頻監控。
加大環境違法行為打擊力度,讓違規企業知道疼。園區長期聘請30名環保義務監督員參與環保日常監管,今年4月以來,灌云縣臨港產業區3次開展夜間突擊檢查,對環境違法企業共下達整改通知書35份,處罰28家,34家企業實行限電停產整改。今年4月20日起,園區組織開展為期兩月的“查暗管防偷排”專項行動,出資32萬元購置美國進口暗管探測儀一臺,對園區所有企業進行地下管道探查,目前已經查出一家通過下水道偷排污水,查出兩家企業私設暗管偷排,上述企業暗管均被徹底拆除,并被依法高限處罰,對照兩高司法解釋,正在搜集入刑證據。從去年至今,園區將嚴重環境違法典型案件移送縣公安機關進行偵辦,已刑事拘留7人,取保候審強制措施2人,啟動了最嚴格的刑事案件審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