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爆乳无码av,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丁香六月激情婷婷,久久黄色一级视频,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97国产在线视频,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91破解版在线亚洲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江蘇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導則(試行)(企業事業單位版)

來源:市環境保護局 | 錄入:連云港市環保局 | 日期:2013-01-25 | 瀏覽次 |

 江蘇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導則(試行)

(企業事業單位版)
 
    
 
1 適用范圍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3 術語和定義
4 應急預案編制程序
5 應急預案主要內容
6 格式和要求
 
 


江蘇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導則(試行)
(企業事業單位版)
 
1 適用范圍
本導則規定了企業(或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編制的基本要求,使企業(或事業)單位能夠根據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在切實加強環境風險源的監控和防范措施,有效降低事件發生概率的前提下,規定響應措施,對突發環境事件及時組織有效救援,控制事件危害的蔓延,減小伴隨的環境影響。
本導則適用于江蘇省內涉及環境風險源的企業(或事業)單位,包括: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單位,生產、貯存、經營、使用、運輸危險物質的單位以及產生、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等可能發生突發環境事件造成對環境(或健康)影響的單位。
本導則不適用于存在生物安全事故和輻射安全事故風險的單位。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江蘇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危險物質名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公告 2003 1 號);
《劇毒化學品名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 8 部門公告 2003 2 號);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腐蝕性鑒別》( GB 5085.1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急性毒性初篩》( GB 5085.2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浸出毒性鑒別》( GB 5085.3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易燃性鑒別》( GB 5085.4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反應性鑒別》( GB 5085.5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毒性物質含量鑒別》( GB 5085.6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通則》( GB 5085.7
《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 HJ/T 298
《重大危險源辨識》( GB 18218 );
《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 HJ/T 169 );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 3838
《地下水質量標準》( GB/T 14848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 3095 );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GB 16297 );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 8978 );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4554 );
《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 GBZ1 );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GBZ2 );
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以上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本導則。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導則。
3.1  危險物質
指《危險化學品名錄》和《劇毒化學品名錄》中的物質和易燃易爆物品。
3.2  危險廢物
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 HJ/T298 )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
3.3  環境風險源
指可能導致突發環境事件的污染源,以及生產、貯存、經營、使用、運輸危險物質或產生、收集、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場所、設備和裝置。
3.4  環境敏感區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規定,指依法設立的各級各類自然、文化保護地,以及對建設項目的某類污染因子或者生態影響因子特別敏感的區域。
3.5  環境保護目標
指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中,需要保護的環境敏感區域中可能受到影響的對象。
3.6  環境事件
指由于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經濟、社會活動與行為,以及由于意外因素的影響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等原因致使環境受到污染,生態系統受到干擾,人體健康受到危害,社會財富受到損失,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
3.7  次生衍生事件
某一突發公共事件所派生或者因處置不當而引發的環境事件。
3.8  突發環境事件
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和對全國或者某一地區的經濟社會穩定、政治安定構成重大威脅和損害,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環境事件。
3.9  應急救援
指突發環境事件發生時,采取的消除、減少事件危害和防止事件惡化,最大限度降低事件損失的措施。
3.10  應急監測
指在環境應急情況下,為發現和查明環境污染情況和污染范圍而進行的環境監測,包括定點監測和動態監測。
3.11  恢復
指在突發環境事件的影響得到初步控制后,為使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動。
3.12  應急預案
指根據對可能發生的環境事件的類別、危害程度的預測,而制定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慮現有物質、人員及環境風險源的具體條件,能及時、有效地統籌指導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行動。
3.13  分類
指根據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對不同環境事件劃分的類別。
3.14  分級
分級指按照突發環境事件嚴重性、緊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對不同環境事件劃分的級別。
3.15  應急演練
為檢驗應急預案的有效性、應急準備的完善性、應急響應能力的適應性和應急人員的協同性而進行的一種模擬應急響應的實踐活動。根據所涉及的內容和范圍的不同,可分為單項演練、綜合演練和指揮中心、現場應急組織聯合進行的聯合演練。
4  應急預案編制程序
4.1  成立應急預案編制小組
針對可能發生的環境事件類別,結合本單位部門職能分工,成立以單位主要負責人為領導的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明確預案編制任務、職責分工和工作計劃。預案編制人員應由具備應急指揮、環境評估、環境生態恢復、生產過程控制、安全、組織管理、醫療急救、監測、消防、工程搶險、防化、環境風險評估等各方面專業的人員及專家組成。
4.2  基本情況調查
對企業(或事業)單位基本情況、環境風險源、周邊環境狀況及環境保護目標等進行詳細的調查和說明。
4.2.1 單位的基本情況
主要包括企業(或事業)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法人代碼、詳細地址、郵政編碼、經濟性質隸屬關系及事業單位隸屬關系、從業人數、地理位置(經緯度)、地形地貌、廠址的特殊狀況(如上坡地、凹地、河流的岸邊等)、交通圖、疏散路線圖及其他情況說明。
4.2.2 環境風險源基本情況調查
1 )企業(或事業)單位主、副產品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中間體名稱及日產量,主要生產原輔材料、燃料名稱及日消耗量、最大容量、貯存量和加工量,以及危險物質的明細表等。
2 )企業(或事業)單位生產工藝流程簡介,主要生產裝置說明,危險物質儲存方式(槽、罐、池、坑、堆放等),生產裝置及儲存設備平面布置圖,雨、清、污水收集、排放管網圖,應急設施(備)平面布置圖等。
3 )企業(或事業)單位排放污染物的名稱、日排放量,污染治理設施去除量及處理后廢物產量,污染治理工藝流程說明及主要設備、構筑物說明,其他環境保護措施等。對污染物集中處理設施及堆放地,如城鎮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設施,醫療垃圾焚燒裝置及危險廢物處理場所等,還須明確納污或收集范圍及污染物主要來源。
4 )企業(或事業)單位危險廢物的產生量,儲存、轉移、處置情況,危險廢物的委托處理手續情況(危險廢物處置單位名稱、地址、聯系方式、資質、處理場所的位置、處理的設計規范和防范環境風險情況等)。
5 )企業(或事業)單位危險物質及危險廢物的運輸(輸送)單位、運輸方式、日運量、運地、運輸路線, 跑、冒、滴、漏 的防護措施、處置方式。
6 )企業(或事業)單位尾礦庫、貯灰庫、渣場的儲存量,服役期限,庫壩的建筑結構,壩堤及防滲安全情況。
4.2.3 周邊環境狀況及環境保護目標情況
1 )企業(或事業)單位周邊 5 公里 范圍內人口集中居住區(居民點、社區、自然村等)和社會關注區(學校、醫院、機關等)的名稱、聯系方式、人數;周邊企業、重要基礎設施、道路等基本情況;給出上述環境敏感點與企業的距離和方位圖。
2 )企業(或事業)單位產生污水排放去向,接納水體(包括支流和干流)情況及執行的環境標準,區域地下水(或海水)執行的環境標準。
3 )企業(或事業)單位下游水體河流、湖泊、水庫、海洋名稱、所屬水系、功能區及飲用水源保護區情況,下風向空氣質量功能區說明,區域空氣執行的環境標準。
4 )企業(或事業)單位下游供水設施服務區設計規模及日供水量、聯系方式,取水口名稱、地點及距離、地理位置(經緯度)等;地下水取水情況、服務范圍內灌溉面積、基本農田保護區情況。
5 )企業(或事業)單位周邊區域道路情況及距離,交通干線流量等。
6 )企業(或事業)單位危險物質和危險廢物運輸(輸送)路線中的環境保護目標說明。
7 )企業(或事業)單位周邊其他環境敏感區情況及位置說明。
8 )如調查范圍小于突發環境事件可能波及的范圍,應擴大范圍,重新調查。
4.3  環境風險源識別與環境風險評價
企業(或事業)單位根據風險源、周邊環境狀況及環境保護目標的狀況,委托有資質的咨詢機構,按照《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 HJ/T169 )的要求進行環境風險評價,闡述企業(或事業)單位存在的環境風險源及環境風險評價結果,應明確以下內容:
1 )環境風險源識別。對生產區域內所有已建、在建和擬建項目進行環境風險分析,并以附件形式給出環境風險源分析評價過程,列表明確給出企業生產、加工、運輸(廠內)、使用、貯存、處置等涉及危險物質的生產過程,以及其它公輔和環保工程所存在的環境風險源。
2 )最大可信事件預測結果。明確環境風險源發生事件的概率,并說明事件處理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次生衍生污染。
3 )火災、爆炸、泄漏等事件狀態下可能產生的污染物種類、最大數量、濃度及環境影響類別(大氣、水環境或其他)。
4 )自然條件可能造成的污染事件的說明(汛期、地震、臺風等)。
5 )突發環境事件產生污染物造成跨界(省、市、縣等)環境影響的說明。
6 )尾礦庫、貯灰庫、渣場等如發生垮壩、溢壩、壩體缺口、滲漏時,對主要河流、湖泊、水庫、地下水或海洋及飲用水源取水口的環境安全分析。
7 )可能產生的各類污染對人、動植物等危害性說明。
8 )結合企業(或事業)單位環境風險源工藝控制、自動監測、報警、緊急切斷、緊急停車等系統,以及防火、防爆、防中毒等處理系統水平,分析突發環境事件的持續時間、可能產生的污染物(含次生衍生)的排放速率和數量。
9 )根據污染物可能波及范圍和環境保護目標的距離,預測不同環境保護目標可能出現污染物的濃度值,并確定保護目標級別。
10 )結合環境風險評估和敏感保護目標調查,通過模式計算,對突發環境事件產生的污染物可能影響周邊的環境(或健康)的危害性進行分析,并以附件形式給出本單位各環境事件的危害性說明。
4.4  環境 應急能力評估
在總體調查、環境風險評價的基礎上,對企業(或事業)單位現有的突發環境事件預防措施、應急裝備、應急隊伍、應急物資等應急能力進行評估,明確進一步需求。企業(或事業)單位委托有資質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評估其現有的應急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企業(或事業)單位依據自身條件和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的類型建立應急救援隊伍,包括通訊聯絡隊、搶險搶修隊、偵檢搶修隊、醫療救護隊、應急消防隊、治安隊、物資供應隊和環境應急監測隊等專業救援隊伍。
2 )應急救援設施(備)包括醫療救護儀器、藥品、個人防護裝備器材、消防設施、堵漏器材、儲罐圍堰、環境應急池、應急監測儀器設備和應急交通工具等,尤其應明確企業(或事業)單位主體裝置區和危險物質或危險廢物儲存區(含罐區)圍堰設置情況,明確初期雨水收集池、環境應急池、消防水收集系統、備用調節水池、排放口與外部水體間的緊急切斷設施及清、污、雨水管網的布設等配置情況。
3 )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和預警系統設置情況,應急通信系統、電源、照明等。
4 )用于應急救援的物資,特別是處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化學品物資,如活性炭、木屑和石灰等,有條件的企業應備足、備齊,定置明確,保證現場應急處置人員在第一時間內啟用;物資儲備能力不足的企業要明確調用單位的聯系方式,且調用方便、迅速。
5 )各種保障制度(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管理制度、日常環境監測制度、設備儀器檢查與日常維護制度、培訓制度、演練制度等)。
6 )企業(或事業)單位還應明確外部資源及能力,包括:地方政府預案對企業(或事業)單位環境應急預案的要求等;該地區環境應急指揮系統的狀況;環境應急監測儀器及能力;專家咨詢系統;周邊企業(或事業)單位互助的方式;請求政府協調應急救援力量及設備(清單);應急救援信息咨詢等。
根據有關規定,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為應對突發事件,可以調用相關企業(或事業)單位的應急救援人員或征用應急救援物資,并于事后給予相應補償。各相關企業(或事業)單位應積極予以配合。
4.5  應急預案編制
在風險分析和應急能力評估的基礎上,針對可能發生的環境事件的類型和影響范圍,編制應急預案。對應急機構職責、人員、技術、裝備、設施(備)、物資、救援行動及其指揮與協調方面預先做出具體安排。應急預案應充分利用社會應急資源,與地方政府預案、上級主管單位以及相關部門的預案相銜接。
4.6  應急預案的評審、發布與更新
應急預案編制完成后,應進行評審。評審由企業(或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外部評審是由上級主管部門、相關企業(或事業)單位、環保部門、周邊公眾代表、專家等對預案進行評審。預案經評審完善后,由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署發布,按規定報有關部門備案。同時,明確實施的時間、抄送的部門、園區、企業等。
企業(或事業)單位應根據自身內部因素(如企業改、擴建項目等情況)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更新應急預案,進行評審發布并及時備案。
4.7  應急預案的實施
預案批準發布后,企業(或事業)單位組織落實預案中的各項工作,進一步明確各項職責和任務分工,加強應急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實現應急預案持續改進。
5  應急預案主要內容
5.1  總則
5.1.1 編制目的
簡述應急預案編制的目的。
5.1.2 編制依據
簡述應急預案編制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及有關行業管理規定、技術規范和標準等。
5.1.3 適用范圍
說明應急預案適用的范圍,以及突發環境事件的類型、級別。
5.1.4 應急預案體系
說明應急預案體系的構成情況。
5.1.5 工作原則
說明本單位應急工作的原則,內容應簡明扼要、明確具體。
5.2  基本情況
主要闡述企業(或事業)單位基本概況、環境風險源基本情況、周邊環境狀況及環境保護目標調查結果。
5.3  環境風險源與環境風險評價
主要闡述企業(或事業)單位的環境風險源識別及環境風險評價結果,以及可能發生事件的后果和波及范圍。
5.4  組織機構及職責
5.4.1 組織體系
依據企業的規模大小和突發環境事件危害程度的級別,設置分級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企業應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依據企業自身情況,車間可成立二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生產工段可成立三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盡可能以組織結構圖的形式將構成單位或人員表示出來。
5.4.2 指揮機構組成及職責
5.4.2 .1  指揮機構組成
明確由企業主要負責人擔任指揮部總指揮和副總指揮,環保、安全、設備等部門組成指揮部成員單位;車間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由車間負責人、工藝技術人員和環境、安全與健康人員組成;生產工段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由工段負責人、工藝技術人員和環境、安全與健康人員組成。
應急救援指揮機構根據事件類型和應急工作需要,可以設置相應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并明確各小組的工作職責。
5.4.2.2  指揮機構的主要職責
1 )貫徹執行國家、當地政府、上級有關部門關于環境安全的方針、政策及規定;
2 )組織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3 )組建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隊伍;
4 )負責應急防范設施(備)(如堵漏器材、環境應急池、應急監測儀器、防護器材、救援器材和應急交通工具等)的建設;以及應急救援物資,特別是處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化學品物資(如活性炭、木屑和石灰等)的儲備;
5 )檢查、督促做好突發環境事件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督促、協助有關部門及時消除有毒有害物質的跑、冒、滴、漏;
6 )負責組織預案的審批與更新(企業應急指揮部負責審定企業內部各級應急預案);
7 )負責組織外部評審;
8 )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
9 )確定現場指揮人員;
10 )協調事件現場有關工作;
11 )負責應急隊伍的調動和資源配置;
12 )突發環境事件信息的上報及可能受影響區域的通報工作;
13 )負責應急狀態下請求外部救援力量的決策;
14 )接受上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指令和調動,協助事件的處理;配合有關部門對環境進行修復、事件調查、經驗教訓總結;
15 )負責保護事件現場及相關數據;
16 )有計劃地組織實施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的培訓,根據應急預案進行演練,向周邊企業、村落提供本單位有關危險物質特性、救援知識等宣傳材料。
在明確企業應急救援指揮機構職責的基礎上,應進一步明確總指揮、副總指揮及各成員單位的具體職責。
5.5  預防與預警
5.5.1 環境風險源監控
明確對環境風險源監測監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預防措施。說明生產工藝的自動監測、報警、緊急切斷及緊急停車系統,可燃氣體、有毒氣體的監測報警系統,消防及火災報警系統等。
5.5.2 預警行動
明確事件預警的條件、方式、方法。
5.5.3 報警、通訊聯絡方式
應包括以下內容:
1 24 小時有效的報警裝置;
2 24 小時有效的內部、外部通訊聯絡手段;
3 )運輸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的駕駛員、押運員報警及與本單位、生產廠家、托運方聯系的方式。
5.6  信息報告與通報
依據《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及有關規定,明確信息報告時限和發布的程序、內容和方式,應包括以下內容:
1 )內部報告
明確企業內部報告程序,主要包括: 24 小時應急值守電話、事件信息接收、報告和通報程序。
2 )信息上報
當事件已經或可能對外環境造成影響時,明確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報告事件信息的流程、內容和時限。
3 )信息通報
明確向可能受影響的區域通報事件信息的方式、程序、內容。
4 )事件報告內容
事件信息報告至少應包括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類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直接經濟損失、已采取的應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圍,潛在的危害程度,轉化方式及趨向,可能受影響區域及采取的措施建議等。
5 )以表格形式列出上述被報告人及相關部門、單位的聯系方式。
5.7  應急響應與措施
5.7.1 分級響應機制
針對突發環境事件嚴重性、緊急程度、危害程度、影響范圍、企業(或事業)單位內部(生產工段、車間、企業)控制事態的能力以及需要調動的應急資源,將企業(或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分為不同的等級。根據事件等級分別制定不同級別的應急預案(如生產工段、車間、企業應急預案),上一級預案的編制應以下一級預案為基礎,超出企業應急處置能力時,應及時請求上一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并且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明確應急響應級別,確定不同級別的現場負責人,指揮調度應急救援工作和開展事件應急響應。
5.7.2 應急措施
5.7.2 .1 突發環境事件現場應急措施
根據污染物的性質,事件類型、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需確定以下內容:
1 )明確切斷污染源的基本方案;
2 )明確防止污染物向外部擴散的設施、措施及啟動程序;特別是為防止消防廢水和事件廢水進入外環境而設立的環境應急池的啟用程序,包括污水排放口和雨(清)水排放口的應急閥門開合和事件應急排污泵啟動的相應程序;
3 )明確減少與消除污染物的技術方案;
4 )明確事件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次生衍生污染(如消防水、事故廢水、固態液態廢物等,尤其是危險廢物)的消除措施;
5 )應急過程中使用的藥劑及工具(可獲得性說明);
6 )應急過程中采用的工程技術說明;
7 )應急過程中,在生產環節所采用的應急方案及操作程序;工藝流程中可能出現問題的解決方案;事件發生時緊急停車停產的基本程序;控險、排險、堵漏、輸轉的基本方法;
8 )污染治理設施的應急措施;
9 )危險區的隔離:危險區、安全區的設定;事件現場隔離區的劃定方式;事件現場隔離方法;
10 )明確事件現場人員清點、撤離的方式及安置地點;
11 )明確應急人員進入、撤離事件現場的條件、方法;
12 )明確人員的救援方式及安全保護措施;
13 )明確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及物資保障供應程序。
5.7.2 .2  大氣污染事件保護目標的應急措施
根據污染物的性質,事件類型、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風向和風速,需確定以下內容:
1 )結合自動控制、自動監測、檢測報警、緊急切斷及緊急停車等工藝技術水平,分析事件發生時危險物質的擴散速率,選用合適的預測模式,分析對可能受影響區域(敏感保護目標)的影響程度;
2 )可能受影響區域單位、社區人員基本保護措施和防護方法;
3 )可能受影響區域單位、社區人員疏散的方式、方法;
4 )緊急避難場所;
5 )周邊道路隔離或交通疏導辦法;
6 )周圍緊急救援站和有毒氣體防護站的情況。
5.7.2 .3  水污染事件保護目標的應急措施
根據污染物的性質,事件類型、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河流的流速與流量(或水體的狀況),需確定以下內容:
1 )可能受影響水體及飲用水源地說明;
2 )消除減少污染物技術方法的說明;
3 )其它措施的說明(如其他企業污染物限排、停排、調水、污染水體疏導、自來水廠的應急措施等)。
5.7.2 .4  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
企業應結合自身條件,依據事件類型、級別及附近疾病控制與醫療救治機構的設置和處理能力,制訂具有可操作性的處置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1 )可用的急救資源列表,如企業內部或附近急救中心、醫院、疾控中心、救護車和急救人員;
2 )地區應急搶救中心、毒物控制中心的列表;
3 )根據化學品特性和污染方式,明確傷員的分類;
4 )針對污染物,確定傷員現場治療方案;
5 )根據傷員的分類,明確不同類型傷員的醫院救治機構;
6 )現場救護基本程序,如何建立現場急救站;
7 )傷員轉運及轉運中的救治方案。
5.7.3 應急監測
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環境應急監測小組或單位所依托的環境應急監測部門應迅速組織監測人員趕赴事件現場,根據實際情況,迅速確定監測方案(包括監測布點、頻次、項目和方法等),及時開展應急監測工作,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用小型、便攜儀器對污染物種類、濃度、污染范圍及可能的危害做出判斷,以便對事件及時、正確進行處理。
企業(或事業)單位應根據事件發生時可能產生的污染物種類和性質,配置(或依托其他單位配置)必要的監測設備、器材和環境監測人員。
1 )明確應急監測方案;
2 )明確主要污染物現場及實驗室應急監測方法和標準;
3 )明確現場監測與實驗室監測采用的儀器、藥劑等;
4 )明確可能受影響區域的監測布點和頻次;
5 )明確根據監測結果對污染物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和對污染擴散范圍進行預測的方法,適時調整監測方案;
6 )明確監測人員的安全防護措施;
7 )明確內部、外部應急監測分工;
8 )明確應急監測儀器、防護器材、耗材、試劑等日常管理要求。
5.7.4 應急終止
1 )明確應急終止的條件。事件現場得以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導致次生衍生事件隱患消除后,經事件現場應急指揮機構批準后,現場應急結束;
2 )明確應急終止的程序;
3 )明確應急狀態終止后,繼續進行跟蹤環境監測和評估工作的方案。
5.7.5 應急終止后的行動
1 )通知本單位相關部門、周邊企業(或事業)單位、社區、社會關注區及人員事件危險已解除;
2 )對現場中暴露的工作人員、應急行動人員和受污染設備進行清潔凈化;
3 )事件情況上報事項;
4 )需向事件調查處理小組移交的相關事項;
5 )事件原因、損失調查與責任認定;
6 )應急過程評價;
7 )事件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
8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修訂;
9 )維護、保養應急儀器設備。
5.8 后期處置
5.8.1 善后處置
受災人員的安置及損失賠償。組織專家對突發環境事件中長期環境影響進行評估,提出生態補償和對遭受污染的生態環境進行恢復的建議。
5.8.2 保險
明確企業(或事業)單位辦理的相關責任險或其他險種。對企業(或事業)單位環境應急人員辦理意外傷害保險。
5.9  應急培訓和演練
5.9.1 培訓
依據對本企業(或事業)單位員工、周邊工廠企業、社區和村落人員情況的分析結果,應明確如下內容:
1 )應急救援人員的專業培訓內容和方法;
2 )應急指揮人員、監測人員、運輸司機等特別培訓的內容和方法;
3 )員工環境應急基本知識培訓的內容和方法;
4 )外部公眾(周邊企業、社區、人口聚居區等)環境應急基本知識宣傳的內容和方法;
5 )應急培訓內容、方式、記錄、考核表。
5.9.2 演練
明確企業(或事業)單位根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進行演練的內容、范圍和頻次等內容。
1 )演練準備內容;
2 )演練方式、范圍與頻次;
3 )演練組織;
4 )應急演練的評價、總結與追蹤。
5.10  獎懲
明確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工作中獎勵和處罰的條件和內容。
5.11  保障措施
5.11.1 經費及其他保障
明確應急專項經費(如培訓、演練經費)來源、使用范圍、數量和監督管理措施,保障應急狀態時單位應急經費的及時到位。
5.11.2 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明確應急救援需要使用的應急物資和裝備的類型、數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責任人及其聯系方式等內容。
5.11.3 應急隊伍保障
明確各類應急隊伍的組成,包括專業應急隊伍、兼職應急隊伍及志愿者等社會團體的組織與保障方案。
5.11.4 通信與信息保障
明確與應急工作相關聯的單位或人員通信聯系方式,并提供備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統及維護方案,確保應急期間信息通暢。
根據本單位應急工作需求而確定的其他相關保障措施(如:交通運輸保障、治安保障、技術保障、醫療保障、后勤保障等)。
5.12  預案的評審、備案、發布和更新
應明確預案評審、備案、發布和更新要求。
1 )內部評審;
2 )外部評審;
3 )備案的時間及部門;
4 )發布的時間、抄送的部門、園區、企業等;
5 )更新計劃與及時備案。
5.13  預案的實施和生效時間
列出預案實施和生效的具體時間;預案更新的發布與通知。
5.14  附件
1 )環境風險評價文件(包括環境風險源分析評價過程、突發環境事件的危害性定量分析);
2 )危險廢物登記文件及委托處理合同(單位與危險廢物處理中心簽訂);
3 )區域位置及周圍環境保護目標分布、位置關系圖;
4 )重大環境風險源、應急設施(備)、應急物資儲備分布、雨水、清凈下水和污水收集管網、污水處理設施平面布置圖;
5 )企業(或事業)單位周邊區域道路交通圖、疏散路線、交通管制示意圖。
6 )內部應急人員的職責、姓名、電話清單;
7 )外部(政府有關部門、園區、救援單位、專家、環境保護目標等)聯系單位、人員、電話;
8 )各種制度、程序、方案等;
9 )其他。
6  格式和要求
6.1  格式
6.1.1 封面
應急預案封面主要包括應急預案編號、應急預案版本號、企業(或事業)單位名稱、應急預案名稱、編制單位名稱、頒布日期等內容。
6.1.2 批準頁
應急預案必須經發布單位主要負責人批準方可發布。
6.1.3 目錄
6.1.4 預案內容
6.1.5 附則
包括名詞與術語定義、預案的管理和更新以及預案的實施日期。
6.1.6 附件
6.2  基本要求
1 )使用 A4 白色復印紙或膠版紙( 70g 以上);
2 )正文使用 4 號仿宋字體,單倍行距;
3 )電子文檔及打印文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爱色欧美亚洲综合图区| 99久久精彩视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亚洲欧美区|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久久精品| 欧美午夜小视频| 国产91在线|日本|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性欧美在线|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最新地址|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亚洲天堂免费|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先锋资源久久|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av性天堂网| 青青青草国产|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图区|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p区|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欧美天堂久久|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999|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 欧美日韩激情| 色精品视频|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美女被躁出白浆视频播放|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第五页| 五月婷婷伊人网|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影院|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一区在线| 亚洲aⅴ天堂| 丝袜亚洲综合|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天堂久久| 99re免费视频| 嫩草国产在线|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色婷婷狠狠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