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省廳的正確指導下,我市持續做好減煤、控源、治車、降塵、禁燒等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但受多重因素影響,我市至今空氣質量仍“雙不達標”,給全省拖了后腿。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空氣質量狀況
省下達我市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是:PM2.5濃度同比下降2.3%,空氣優良率同比上升2.2個百分點。今年截至10月20日,我市PM2.5濃度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2%,空氣優良率71.6%,同比下降9.6個百分點。
我市空氣質量惡化主要受1-2月份嚴重不利氣象條件等影響,1月1日-3月7日的PM2.5反彈幅度高達24.2%。面對嚴峻形勢,我市堅決采取措施嚴控內源污染,年初至今,我市發布8次重污染天氣橙色及以上預警,起到了顯著的污染“縮時削峰”效果,特別是9月25日-10月1日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期間,我市PM2.5濃度僅為27微克/立方米,低于周邊所有城市。此外,在省廳指導下,我市“降塵治車”、“提質溯源”、“溯源增優”、“江河碧空”等藍天保衛行動成效顯著,3月-9月的7個月中,我市有4個月PM2.5濃度達到歷史最優。
二、重點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高位部署,因時施策。1月初,方偉市長逐一約談各縣區政府主要負責人,明確各地2019年大氣環境質量目標、重點治污項目。方偉市長、徐家保副市長等市領導年內數次召開大氣污染防治專題會議,推進降塵管控、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等重點治污工作。截至9月底,全市306個重點治氣項目完成265個,完成率86.6%,鋼鐵企業超低排放除興鑫鋼鐵3號燒結機外,其他均已完成。此外,結合我市大氣環境管理實際,在3-5月份重點開展工業和揚塵污染管控,6-9月份重點開展VOCs污染管控,根據不同時段的污染特點,有側重地開展治理,進一步提升工作科學性、針對性。
二是科學指導,精準治污。為補充國、省控監測點位監測能力,年初在市區50個鎮街安裝空氣質量監測設備,實現市區鎮街監測全覆蓋;在重點地區建成391個高空高清視頻監控,實現全市主要污染排放區域視頻監控全覆蓋。為精準排查異常污染點,聘請第三方檢測機構在全市范圍內開展6次VOCs走航監測和顆粒物雷達掃描監測,精準鎖定異常污染區域、異常污染源;聘請第三方專家組駐點我市開展督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交辦。生態環境、氣象部門在每日會商空氣質量的基礎上,發布大氣環境質量的重點管控區域和管控對象,指導各地、各部門精準管控。開展“港城藍”專項幫扶行動,對大氣污染污染問題突出、環境質量改善幅度較差的5個縣區開展專項幫扶,共交辦突出大氣環境問題188個。強化問題曝光力度,在《連云港新聞》等市級主流媒體曝光大氣環境問題78起。
三是完善機制,強化追責。為壓實縣區、鎮街大氣污染防治屬地職責,我市明確10位縣區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縣區級點位長”,46位鎮街主要負責人擔任“鎮街級點位長”。為規范點位長履職行為,出臺《連云港市空氣質量監測站點點位長履職辦法》。此外,還制定《連云港市鄉鎮/街道空氣質量排名及考核辦法(試行)》,每周發布各縣區、鎮街大氣環境質量及排名,目前已經對4位縣區級點位長、10位鎮街級點位長進行約談。為推動環境問題的解決,所有突出環境問題均通過 “市污染防治綜合監管平臺”交辦、辦理,紀檢監察部門全程介入,實現“閉環管理”。對突出環境問題,由分管市長簽發“督察令”交辦,問題依然未能有效解決的,由市長簽發“總指揮長督察令”督辦。目前,共下發督察令15份,總指揮長督察令1份,交辦問題130個,約談55人,問責13人。
三、存在問題
我市目前空氣質量“雙不達標”,內源污染是主因,但是外源污染難以忽視,且無法通過自身努力把控。今年以來,山東省臨沂市、日照市等臨近我市的城市空氣質量嚴重反彈,兩地個月PM2.5濃度均顯著高于我市。9月1日-10月20日期間,我市設在日照邊境的“省界站”PM2.5濃度高達45.7微克/立方米,同時段贛榆區柘汪鎮PM2.5濃度僅為31.9微克/立方米,市區國控點均值為27微克/立方米,呈顯著遞減態勢,表明山東省的污染傳輸對我市空氣質量造成了較大影響。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距年底還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我市將嚴格落實全省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攻堅暨水環境治理推進視頻會議精神和省廳此次會議工作部署,持續堅持問題導向,針對薄弱環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完成PM2.5濃度控制目標。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壓實工作責任。堅決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部署,持續發揮市、縣(區)政府主要領導直接分管環保工作的優勢,進一步完善“點位長”履職行為,確保管控措施“有人管”,出了問題“可追查”。強化空氣質量監測能力建設,年內實現全市所有鎮街降塵量監測全覆蓋,結合覆蓋全市的高空高清視頻監控,建成具有連云港特色的網格化精準治氣體系。持續實施PM2.5濃度“周排名、月約談”制度,對大氣污染防治措施不力、PM2.5濃度持續墊底的鎮街進行約談、曝光。
二是強力推進治污,全力奮戰秋冬季。結合影響我市大氣環境質量的突出問題,在10月至明年3月期間開展工業、機動車、燃煤、揚塵、城市面源、露天焚燒六大污染專項攻堅方案,嚴格落實長三角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措施,不折不扣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確保高水平完成秋冬季PM2.5降幅和重污染天數控制目標。
三是強化督查檢查,鐵腕推進整改。持續保持執法高壓態勢,對于違法行為,依法從嚴從重處罰,性質惡劣的,在信用、稅收等方面加大懲處力度,確保處理一個,震懾一片。對存在應急管控措施落實不到位、重點企業未納入應急管控清單等行為并造成重大影響的,由市紀檢監察部門嚴肅處理。